监测点位设置的环境要求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监测点位设置的环境要求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无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的污染源,拟在 1 月份对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制度和监测布点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 5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不得减少监测天数
B、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 5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和监测天数
C、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 7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不得减少监测天数
D、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 7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和监测天数

答案:D
解析:
7.3.22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 要求。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错误的包括()

A.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只在占地范围外的下游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C.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上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
D.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答案:A,B,C
解析:

第3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B: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5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C: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D: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答案:B
解析: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

第4题:

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统一规划设置监测断面(点位),提升()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

  • A、工业用水
  • B、灌溉用水
  • C、养殖用水
  • D、饮用水

正确答案:D

第5题:

监测点位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具有代表性,布局上尽可能分布均匀,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的环境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同一城市各监测点位的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3)环境空气质量对照点应设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不受城市污染影响的位置。
(4)在划定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地区,每类功能区至少应有1个监测点,同时监测点应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第6题:

监测布点要求:监测点设置应根据( ),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A.项目的规模和性质 B.结合地形复杂性
C.污染源 D.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


答案:A,B,C,D
解析:
监测点设置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关于环境质量监测计划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一般在项目厂界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如有)外侧设置1~2个监测点。
B.各监测因子的环境质量每年至少监测不利季节一次,监测时段参照6.3.1执行。
C.新建19 km的城市快速路应在道路沿线设置至少1个路边交通自动连续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道路交通源排放的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
D.筛选按5.3.2要求计算的项目排放污染物Pi≥1%的基本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因子。

答案:B,C,D
解析:

第8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以下各监测期大气现状监测点位设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各监测期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监测点位置应重合,加密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B:所有监测点位均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C:敏感点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加密监测点位不变
D:所有检测点位不随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答案:A
解析:
一级评价项目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第9题:

无组织排放监测点位设置要求: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简述不同种类噪声监测点位的设置原则


正确答案: (1)厂界噪声:厂界外1m处。传声器距地面1.2m。
(2)扰民噪声:受影响的居民户外1m处。
(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四个施工阶段的场界外1m处。
(4)风机噪声:在排气管轴向45°距管口1m远处。
(5)道路交通噪声:传声器应水平设置垂直指向道路,测点设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缘20cm处,距路口距离应大于50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