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有机硫化物时,环境气体样品、无组织排放源和排气筒内臭气样品采样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有机硫化物时,环境气体样品、无组织排放源和排气筒内臭气样品采样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环境气体样品、无组织排放源使用采样瓶采样:采样时拔出真空瓶一侧的硅橡胶塞,使瓶内充入样品气体至常压,随即以硅橡胶塞塞住入气孔。记录采样地点、时间、温度、气压,将采样瓶避光运回实验室,应在24h内测定样品。
(2)排气筒使用采样袋采样:在排气筒取样口侧安装采样装置,启动抽气泵,用排气筒内气体将采样袋清洗三次后,在1~3min内使样品气体充满采样袋。记录采样地点、时间、排气温度、排气压力(静压)和气压。采样袋避光运回实验室,尽快分析。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有机硫化物,进行样品分析时,若直接进样体积中硫化物绝对量低于仪器检出限,则需以浓缩管在以()为制冷剂的低温条件下对1L气体样品中的硫化物进行浓缩,浓缩后将浓缩管联入色谱仪分析系统并加热至()℃,使全部浓缩成分进入色谱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液氧;100

第2题:

简述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有机磷农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打开样品采样管粗端,去掉PTFE固定环,将填充物和前部的XAD-2放入4m1样品瓶中。
(2)去掉氨基甲酸酯泡沫塞,将后部的XAD-2放入另一个4m1样品瓶中。
(3)在每个样品瓶中用5m1注射器或2m1移液管各加入2m1解吸液。
(4)将样品瓶浸入超声波水槽中超声30min,也可在振荡器中振荡1h。
(5)从每个样品瓶中取1~1.5m1溶液加入2m1样品瓶中,盖上盖并做标记,样品在250℃可保存10d,0℃可保存30d。

第3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醇时,样品的采集方法。


正确答案: 串联两支各装5.0m1重蒸水的气泡吸收管,以150ml/min的流量,采样2~3h,气泡吸收管的重蒸水若有挥发,采样后应补充至5.0ml。天热时吸收管应浸在冰盐水浴中采样。

第4题:

根据《固定源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7-1999)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在排气筒采集样品时,应在采样管口处塞适量的(),然后将其伸入排气筒内的采样点位置,注意先使排气筒内的气体由()吸附管流通,以充分洗涤采样管路,然后再使排气通过吸附管。


正确答案:玻璃棉;旁路

第5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有机硫化物,恶臭物质(硫化物)采样时应注意风向和()的变化,应选择()风向指定位置、恶臭气味最有代表性时采样,同一样品应平行采集2~3个。


正确答案:臭气强度;下

第6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乙醛时,采集有组织排放乙醛样品所用的采样管,可采用不锈钢、硬质玻璃和()材质的采样管,并具有可加热至()℃以上的保温夹套。


正确答案:聚四氟乙烯;120

第7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吡啶时,样品的前处理过程。


正确答案: 将采集的吡啶样品移入60m1(或150m1)分液漏斗中,加入2.00ml二硫化碳和一粒氢氧化钠(约0.05克),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放出二硫化碳层,如此再重复操作一次,合并两次的二硫化碳萃取液,等待进样。

第8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固定污染源苯胺类化合物时,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将采样后的硅胶吸附管中A段(包括管口的石英棉)、B段硅胶分别移入两支5m1具塞离心管中,各准确加入1.00m15%(V/V)无水乙醇的二氯甲烷溶液,盖上瓶盖,放置30min,在放置的过程轻轻摇动2~3次,然后取一定量的解吸溶液注入气相色谱分析。

第9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系物时,样品的采集方法。


正确答案: 将经加热处理的采样管去掉两侧的硅橡胶塞和封闭针头,管与针头连接侧用采样器相连接,采集样品,同时记录采样器流量、流量计前温度、压力及采样时间和地点。

第10题:

建议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废气中氯苯类化合物时,对于首次测定的样品,在对定性结果有疑问时,应采用DNP和有机皂土混合填充色谱柱辅助定性。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