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
饮水型地方病高发地区
污水灌溉区
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
第1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背景值测井应尽量远离下列()区域。
第2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是布地下水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
第3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人工监测水位的监测井不需加设井盖,井口必须设置固定点标志。
第4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污染控制监测井和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应每月采样一次。
第5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监测井井管内径不宜小于0.5m。
第6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位的测定应每年监测两次,丰水期、枯水期各一次。
第7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水温每年1次,可与丰水期水位监测同步进行。
第8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根据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状况和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在污染区外围地下水水流上方垂直水流方向,设置一个或数个背景值监测井。
第9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时,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每年必须对丰、平、枯水期进行测定。
第10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水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