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3岁。患者2年前出现咳嗽,低热,气喘,胸闷隐痛,盗汗。经X线诊断为"肺结核",以抗结核药物治疗。 对该患者抗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23岁。患者2年前出现咳嗽,低热,气喘,胸闷隐痛,盗汗。经X线诊断为"肺结核",以抗结核药物治疗。 对该患者抗结核治疗的原则不包括()
A

早期用药

B

联合用药

C

规律用药

D

全程用药

E

适量用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23岁,因“咳嗽、低热、气喘、胸闷隐痛、盗汗”来诊。诊断:肺结核。以抗结核药物标准疗法治疗。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时可降低耐药性产生的药物是A、乙胺丁醇

B、利福平

C、链霉素

D、异烟肼

E、司帕沙星

抗结核标准疗法用药可引起流感综合征的药物是A、异烟肼

B、链霉素

C、利福平

D、青霉素

E、对氨基水杨酸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第2题:

患者男性,23岁。患者2年前出现咳嗽,低热,气喘,胸闷隐痛,盗汗。经X线诊断为"肺结核",以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该患者抗结核治疗的原则不包括A、早期用药

B、联合用药

C、规律用药

D、全程用药

E、适量用药

合用下列药物可减少耐药性产生的是A、链霉素

B、乙胺丁醇

C、青霉素

D、吡嗪酰胺

E、司帕沙星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B

第3题:

患者男,45岁。低热、干咳2周,经胸部X片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痛风史3年,口服药物治疗。在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应避免使用的药物是

A、异烟肼

B、利福平

C、乙胺酰胺

D、吡嗪酰胺

E、链霉素


参考答案:D

第4题:

患者,男性,23岁。患者2年前出现咳嗽,低热,气喘,胸闷隐痛,盗汗。经X线诊断为“肺结核”,以抗结核药物治疗。合用下列药物可减少耐药性产生的是

A.乙胺丁醇
B.青霉素
C.吡嗪酰胺
D.司帕沙星
E.链霉素

答案:A
解析:
乙胺丁醇单用可产生耐药性,但较缓慢,与其他抗结核病药无交叉耐药性。

第5题:

患者,男性,48岁。低热、干咳2周,经胸部X片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痛风史3年,口服药物治疗。在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应避免使用的药物是

A.异烟肼

B.利福平

C.乙胺丁醇

D.吡嗪酰胺

E.链霉素


正确答案:D
吡嗪酰胺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高尿酸血症,故痛风患者禁用。

第6题:

患者,男性,23岁。2年前出现咳嗽、低热、气喘、胸闷隐痛、盗汗。经X线诊断为"肺结核",以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该患者抗结核治疗的原则不包括

A、早期用药

B、联合用药

C、规律用药

D、全程用药

E、适量用药


参考答案:E

第7题:

患者,男,62岁。因低热、咳嗽20天就诊。既往有痛风病史2年。初步诊断:①浸润型肺结核;②痛风。在给该患者抗结核治疗时,不宜选用的药物是:

A: 异烟肼

B: 吡嗪酰胺

C: 利福平

D: 链霉素


答案:B

第8题:

患者,男,45岁。低热、干咳2周,经胸部X线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痛风病史3年,口服药物治疗。抗结核治疗时,应避免使用的药物是

A、异烟肼

B、利福平

C、乙胺丁醇

D、吡嗪酰胺

E、链霉素


参考答案:D

第9题:

患者,男性,48岁。低热、干咳2周,经胸部X片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痛风史3年,口服药物治疗。在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应避免使用的药物是

A:异烟肼
B:利福平
C:乙胺丁醇
D:吡嗪酰胺
E:链霉素

答案:D
解析:
吡嗪酰胺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高尿酸血症,故痛风患者禁用。

第10题:

患者,青年女性,近2个月来轻度咳嗽,咳白色黏痰,内带血丝;午后低热,面颊潮红,疲乏无力,夜间盗汗,较前消瘦。经X线摄片检查,诊断为肺结核,痰菌3次检查均为阳性。你认为以下哪项护理措施不妥( )

A.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B.按医嘱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C.对患者的食具、用品、痰等进行消毒
D.告诉患者减轻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E.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

答案:D
解析:
护理措施:
①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饮食中保证蛋白质的补充;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补充足够的水分,每日不少于1.5L。
②病人单居一室,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或用1‰过氧乙酸1~2ml加入空气清洁剂溶液内作空气喷雾消毒。
③应注意个人卫生,严禁随地吐痰,有痰时,应吐在卫生纸或泡有消毒剂的有盖的广口瓶中。痰液须经灭菌处理,如用5%~12%的甲酚皂溶液浸泡2小时以上再弃去,或将吐痰的卫生纸焚烧。不可面对他人打喷嚏或咳嗽,以防飞沫传染。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双层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放入污物袋中焚烧处理,病人在拥挤的公共场合内应戴口罩,直至药物治疗有效不再具有传染性为止。接触痰液后用流水清洗双手。
④在医院或家庭中应严格消毒,餐具、水杯煮沸消毒或用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被褥、书籍在烈日下曝晒6小时以上等。
⑤病人要尽量减少与健康人的接触,尤其是不要与小儿及青少年频繁接触。探视者应戴口罩,以降低感染的危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