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氏染色的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1~6μm,一条或数条不等,这种物质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

题目
单选题
在瑞氏染色的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1~6μm,一条或数条不等,这种物质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该物质为()
A

染色质小体

B

杜勒体

C

空泡变性

D

棒状小体

E

豪焦小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瑞氏染色下,红细胞中的嗜碱性点彩颗粒为

A、胞质内出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紫色颗粒

B、胞质内出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红色颗粒

C、胞质内出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蓝黑色点状物

D、胞质内出现大小和数量相等的蓝黑色颗粒

E、胞质内出现大小和数量相等的紫色颗粒


参考答案:C

第2题:

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中,见到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一块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1~2μm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

A、豪焦小体

B、卡波环

C、小体

D、棒状小体

E、Russell小体


参考答案:C

第3题:

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Alder-Reilly畸形的形态特点是

A.中性粒细胞中含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

B.中性粒细胞中有数个直径2~5um的包涵体

C.中性粒细胞常为杆状或分两叶

D.中性粒细胞含有淡蓝色大而圆的包涵体

E.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


正确答案:A
Alder-Reilly畸形,细胞质内含有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染深紫色。

第4题:

在瑞氏染色的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1~6μm,一条或数条不等,这种物质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该物质为

A.染色质小体
B.杜勒体
C.豪焦小体
D.棒状小体
E.空泡变性

答案:D
解析:

第5题:

骨髓中多见细胞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15~30μm,胞浆丰富,染蓝色或灰色,含多量大小不等的嗜苯胺蓝颗粒,紫红色而密集,多分布于胞质的一端、核周围或遮盖胞核,有的含有短而粗的Auer小体,酷似柴捆样的白血病细胞,这种细胞最可能见于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

E.红白血病(M6)


正确答案:B
[答案] B
[解析]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骨髓中多见细胞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15~30μm,胞浆丰富,染蓝色或灰色,含多量大小不等的嗜苯胺蓝颗粒,紫红色而密集,多分布于胞质的一端、核周围或遮盖胞核,有的含有短而粗的Auer小体,呈束状交叉排列,酷似柴捆样,故有人称之为“柴捆细胞”。

第6题:

关于棒状小体,正确的是

A、紫红色的杆状物

B、长1~6μm,可一条或数条

C、因细胞核变性所致

D、健康人骨髓中可有少量

E、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参考答案:ADE

第7题:

在瑞氏染色的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1~6μm,一条或数条不等,这种物质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该物质为

A、染色质小体

B、杜勒体

C、空泡变性

D、棒状小体

E、豪焦小体


参考答案:D

第8题:

瑞氏染色后,染成浓厚的蓝色物质是

A.成熟红细胞胞质

B.嗜酸粒细胞胞质

C.中性粒细胞胞质

D.早幼红细胞胞质

E.中幼红细胞胞质


正确答案:D

第9题:

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Alder-Reilly畸形的形态特点是

A.中性粒细胞中含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
B.中性粒细胞中有数个直径2~5μm的包涵体
C.中性粒细胞常为杆状或分两叶
D.中性粒细胞含有淡蓝色大而圆的包涵体
E.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

答案:A
解析:
Alder-Reilly畸形,细胞质内含有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染深紫色。

第10题:

患者男,35岁,发热,口腔黏膜溃疡反复发作,抗炎治疗无效,胸骨压痛。瑞氏染色的外周血涂片中,发现白细胞中出现的紫红色杆状物质如图所示,箭头所指物质为( )。

A.杜勒小体
B.豪焦小体
C.棒状小体
D.卡波环
E.空泡变性

答案:C
解析:
棒状小体是在Wright或Giemsa染色的血涂片中,白细胞浆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1条或数条不定。棒状小体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幼稚粒细胞浆中较为多见,呈粗短棒状,常见为1~2条;在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型)中则可见数条至数十条,有些呈束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则不出现棒状小体。故棒状小体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以及白血病细胞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