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注浆过程要着重控制好的指标有()。

题目
多选题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注浆过程要着重控制好的指标有()。
A

注浆压力

B

浆液水灰比

C

间歇时间

D

注浆流量

E

注浆水泥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些指标参数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效果有较大影响?(  )

A、终止注浆量
B、终止注浆压力
C、注浆管直径
D、桩身直径

答案:A,B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6.7.4条、第6.7.5条条文说明,确保最佳注浆量是保证桩的承载力增幅达到要求的重要因素,过量注浆会增加不必要的消耗,应通过试验注浆确定。根据第6.7.6~6.7.9条及条文说明,终止注浆的条件是为了确保后注浆的效果和避免无效过量注浆。

第2题:

灌注桩桩底后注浆和桩侧后注浆技术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灌注桩桩底后注浆和桩侧后注浆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桩底注浆采用管式单向注浆阀,有别于构造复杂的注浆预载箱、注浆囊、U形注浆管,实施开敞式注浆,其竖向导管可与桩身完整性声速检测兼用,注浆后可代替纵向主筋;
二是桩侧注浆是外置于桩土界面的弹性注浆阀,不同于设置桩身内的袖阀式注浆管,可实现桩身无损注浆。注浆装置安装简便、成本较低、可靠性高,适用于不同钻具成孔的锥形和平底孔型。

第3题: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得75%即可终止注浆。()


答案:错误

第4题:

以下对锚注或注浆加固支护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 A、注浆时要掌握好注浆压力
  • B、注浆结束应及时清洗管路及设备,防止浆液凝结而堵塞
  • C、要保证设计孔深、方向、间排距
  • D、注浆时先注底、帮,最后注顶板,并严格保证注浆量
  • E、锚固力必须达到设计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后注浆技术包括了两个施工过程:一是沉管灌注桩施工,二是后注浆施工。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地下防水工程中,注浆过程的控制根据工程地质、注浆目的等控制( )。

A.注浆压力
B.注浆量
C.注浆速率
D.A+B

答案:D
解析:
根据《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地下防水工程中,注浆过程的控制根据工程地质、注浆目的等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

第7题: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中关于注浆作业的顺序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对于非饱和土的复式注浆顺序宜先桩侧,后桩底
  • B、对于饱和土的复式注浆顺序宜先桩侧,后桩底
  • C、多断面桩侧注浆宜先下后上
  • D、对于桩群注浆宜先内部,后外围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关于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特点的叙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摩擦灌注桩,桩端后注浆后可转为端承桩
B. 端承灌注桩,桩侧后注浆后可转为摩擦桩
C. 后注浆可改变灌注桩侧阻与端阻的发挥顺序
D. 后注浆可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幅度主要取决于注浆土层的性质与注浆参数

答案:D
解析:
D项正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3.10条条文说明,桩端、桩侧后注浆是增强端阻和侧阻的一种手段,浆液在不同桩端和桩侧土层中的扩散和加固机理不尽相同,总的变化和土类有关,粗粒土是渗透注浆,细粒土是劈裂注浆,前者的加固效应强于后者;AB两项错误,后注浆并不能改变桩的承载特性,摩擦灌注桩桩端后注浆后还是摩擦灌注桩,端承灌注桩桩侧后注浆后还是端承桩;C项错误,无论是否后注浆,灌注桩侧阻力都先于端阻力发挥。

第9题:

盾构法施工中注浆控制包括注浆压力与( )控制。

  • A、注浆材料
  • B、注浆方法
  • C、注浆时间
  • D、注浆量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待灌注桩初凝后即需进行注浆施工。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