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区域规划中应用增长极理论的注意要点

正确答案: 1,增长极与城镇的关系。
2,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
3,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极。
4,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
5,增长极的体系。
6,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简述区域规划的程序

正确答案: 1,规划准备工作:
(1)思想上的酝酿和宣传发动。
(2)组织起有权威的和未来进行实际决策的领导机构。
(3)筹建实际参与规划方案设计的工作班子。
(4)筹措规划经费。
(5)准备规划区域的地图,包括最新的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
(6)制定规划工作计划。
(7)培训规划工作人员。
(8)筹备办公地点或办公室。
2,规划工作步骤: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4)规划方案设计
(5)规划方案评估
(6)报批定案
(7)实施阶段
3,区域规划的动态性:
(1)重视规划过程的循环。
(2)保持规划的弹性。
(3)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


正确答案: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内存管理主要任务。

正确答案: (1)内存分区与信息保护程序运行需要占用内存,为了运行多道程序,内存需要分区(包括静态分区和动态分区),不同进程运行在各自的分区中。同时还要实现信息保护,即保证各道程序只能在各自的分区内操作,互不干扰。
(2)内存分配与回收
当一个程序需要运行时,系统根据内存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一定的规则,把某一未被占用的内存区域分配给程序;当程序运行结束时,系统回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使之成为空闲区域,以便再次分配利用。
(3)内存扩充
作系统还可以通过虚拟存储器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个比实际内存空间大得多的虚拟内存,以解决物理内存空间不足的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关系密切: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只是在地域范围的大小和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不同。
(2)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市“点”与“面”的关系,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相联系。不同的是,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必然有其相应地域中心。从普遍意义上说,区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地区的发展。
(3)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
区域规划把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地点,制定出产业布局规划方案;分析和预测区域内城镇人口增长趋势,规划城镇人口分布,并根据区内各城镇的不同条件,大致确定各城镇的性质、规模、用地发展方向和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联系。城市规划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区域规划的规定和预测等工作。如对新建项目的选址和扩建项目的用地安排,就有待城市规划进一步落实;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动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骨干工程的布局应与区域规划的布局骨架相互衔接协调;有时在城市规划具体落实过程中也可能需要对区域规划做某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在区域规划中,如何确定重点发展轴线?

正确答案: 区域经济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轴线,尤其是高层次的重点发展轴线不应该也不可能很多。
重点发展轴的选择,通常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区域发展轴不是一般的交通线,而是经济发展轴线。它是产业、城镇、运输和通讯等线状基础设施集中成束的地带或走廊。因此经济发展轴首先是城市发展轴。发展轴上的城市应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是经济活动、产业、人口等优先集聚地带和发达地带。
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交通运输干线及相应的综合运输通道是城市、发展中心、增长级、经济发达区域的联结线路,对于它们的发展壮大,对于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主要铁路、高等级的公路是构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经济开发的注意力一般都集中在这些便利的交通沿线地带,它们也是轴线选择的对象。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
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

正确答案: 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是: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增强体质的主要内涵有:一是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格,即是要使学生身体各部分大小、形状、匀称,以及身长、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皮肤和皮下组织等方面合乎正常、健康的指标。二是要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体能,使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性方面的身体素质,以及走、跑、跳、攀、爬等方面的基本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三是要提高学生身体的适应环境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所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是指小学体育应当有基础教育的意识。其主要的任务是要促进学生的正常的身体成长,在此基础上去谈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培养后备人才。否则就可能将学校体育变成竞技体育的附属物而走向偏颇。
(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体育活动只能在人们掌握了专门的知识、技能、技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进行。学校体育一方面要教会这些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掌握支配动作的能力。对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应当遵循教育科学和运动科学等方面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动素养。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现代体育越来越成为终生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或运动兴趣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现实的意义,而且会对学生未来生活情趣和质量的提高也有长期的功效。此外,学校体育还应当注意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公正、诚实、谦逊、礼貌以及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等优良品德,形成尊重规则、珍视友谊、尊重他人(裁判、观众等)的体育风尚,锻炼学生坚毅、果断、沉着、坚定、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简述区域规划的内容。


正确答案: 1、区域发展条件评价和发展定位
2、区域发展战略
3、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4、城镇化与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5、区域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6、区域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7、空间管制与协调规划
8、区域政策与实施措施
9、区域规划中其他内容的探索和创新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的区域规划工作现阶段的努力方向。

正确答案: 1.加强规划立法,使区域规划走上法制轨道。
2.视市场的作用,加强市场因素的研究。
3.编制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促进区域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正确处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
5.加强区域发展政策研究,增强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圈层结构理论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有和应用价值?

正确答案: 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1、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是圈层结构理论的应用之一;
2、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市经济圈构造理论,远远超出城市圈层结构理论,转化为大区域经济圈模式;
3、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也广泛地运用于城市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