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是()

题目
单选题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是()
A

奥氏体过饱和碳的析出;

B

贫铬区的产生;

C

缝隙腐蚀的结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常常是在受到不正确的热处理以后发生的,使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倾向的热处理叫做敏化热处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是由于()而引起,所以奥氏体不锈钢必须经过()、()热处理。


正确答案: Cr23C6析出,固溶、稳定化

第3题:

奥氏体不锈钢容器发生晶间腐蚀,表面仍能保持金属光泽,晶间腐蚀可导致韧性破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简述不锈钢晶间腐蚀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奥氏体晶界处产生“贫铬”现象所致,钢材处于敏华温度范围内,碳和铬都会从奥氏体晶粒内部向晶界扩散,并在晶界上生成Crr23C6致使晶界产生“贫铬”现象,当晶界上铬的含量下降到13%以下时,就失去了防腐作用,在腐蚀介质作用下晶界会被迅速腐蚀,即“晶界腐蚀”。

第5题:

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的腐蚀形式是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危险温度区”是指()。


正确答案:450℃~850℃

第7题:

这了防止发生晶间腐蚀,常在不锈钢中添加钛和()。

  • A、铀
  • B、铌
  • C、铜
  • D、碳

正确答案:B

第8题: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是( )

A.奥氏体过饱和碳的析出

B.贫铬区的产生

C.缝隙腐蚀的结果

D.钝化膜破坏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述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


正确答案: 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碳化铬析出造成晶间贫铬所致。因为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能,主要原因是钢中含有高成分的铬。而碳在奥氏体中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少。室温下溶解度只为0.02%故碳在奥氏体中呈过饱和状态,这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当经受450~850℃敏化温度区间的热作用时,过饱和碳就会优先与晶粒边界的铬形成碳化铬,而此时的铬难以由晶内向晶界补充,从而使晶界室中铬量大大降低,晶界失去了耐腐蚀能力。

第10题:

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温度一般是()℃之间。


正确答案:45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