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供热规划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 集中锅炉房应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B 热电厂应尽量远离热负荷中心,避免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C 新建城市的供热系统应采用集中供热管网D 供热管道穿越河流时应采用虹吸管由河底通过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供热规划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集中锅炉房应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

B

热电厂应尽量远离热负荷中心,避免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

C

新建城市的供热系统应采用集中供热管网

D

供热管道穿越河流时应采用虹吸管由河底通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确定城市集中供热对象、供热标准、供热方式

B.确定城市供热量和负荷选择并进行城市热源规划,确定城市热电厂、热力站等供热设施的规模和布局

C.布置各种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D.制定节能保温的对策与措施,以及供热设施的防护措施


正确答案:ABD

第2题: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干线,热水供应设计热负荷按热水供应的()热负荷进行计算。

A、最大

B、最小

C、平均


正确答案:C

第3题:

在集中供热覆盖区域不得(),现有分散供热燃煤锅炉,应当按照城市供热规划逐步拆除,并入集中供热管网。在城市供热主管网未到达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城市供用热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付使用。


参考答案:新建燃煤供热锅炉,配套建设

第4题: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确定城市集中供热标准、供热方式
B.合理确定城市供热量和负荷,并进行城市热源规划
C.确定城市热电厂、热力站等供热设施的位置
D.科学布局各种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E.制定节能保温的对策与措施,以及供热设施的防护措施

答案:A,B,D
解析: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1)根据当地气候、生活与生产需求,确定城市集中供热标准、供热方式;
(2)合理确定城市供热量和负荷,并进行城市热源规划,确定城市热电厂、集中锅炉房等供热设施的数量和容量;
(3)合理布局各种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第5题:

小区集中供热锅炉房的位置,正确的是下列哪几项?( )。

A.应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
B.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
C.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在小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D.燃煤锅炉房有利于燃料和废渣的运输

答案:A,B,D
解析:
根据《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第4.1.1条,选项ABD正确;选项C中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总体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该季节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的各项要求,故选项C不正确。

第6题:

集中供热系统按照热源形式分类,包括()

A、热水供热系统

B、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

C、蒸汽供热系统

D、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


正确答案:B,D

第7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城市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在燃煤供热地区,统一解决热源,发展集中供热。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不得新建()供热锅炉。

A:燃煤
B:燃油
C:燃气
D:太阳能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城市集中供热的主要方式有()。

A.燃气供热

B.居民用个人供热

C.热电厂供热

D.区域锅炉房供热

E.燃煤供热


正确答案:CD

第9题: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的是()

A:确定城市集中供热标准、供热方式
B:合理确定城市供热量和负荷,并进行城市热源规划
C:确定城市热电厂、集中锅炉房等供热设施的位置
D:合理布局各种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E:划分供热分区、确定各供热分区的热负荷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当地气候、生活与生产需求,确定城市集中供热标准、供热方式;合理确定城市供热量和负荷,并进行城市热源规划,确定城市热电厂、集中锅炉房等供热设施的数量和容量;合理布局各种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第10题:

以下属于城市供热管网竖向布置原则的是()

A.供热管道通常敷设在道路的一边,或者是敷设在人行道下面
B.供热管道穿越河流或大型渠道时,可采用虹吸管由河底(或渠底)通过
C.地下敷设必须注意地下水位,沟底的标高应高于近30年来最高地下水位0.2m
D.主要干管应靠近热负荷集中的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段

答案:C
解析:
供热管网的竖向布置原则:
(1)一般地沟管线敷设深度最好浅一些,以减少土方工程量。地沟的埋深自地面到沟盖顶面不少于0. 5~1.Om,特殊情况下,允许采用较小的埋设深度,但不少于0. 3m。
(2)热力管道埋设在绿化地带时,埋深应大于0. 3m。
(3)热力管道与其他地下设备相交时,应在不同的水平面上互相通过。
(4)在地上热力管道与街道或铁路交叉时,管道与地面之间应保留足够的距离,此距离根据通行不同交通工具所需高度来确定。
(5)地下敷设必须注意地下水位,沟底的标高应高于近30年来最高地下水位0. 2m,在没有准确地下水位资料时,应高于已知最高地下水位0. 5m以上,否则地沟要进行防水处理。
(6)热力管道和电缆之间的最小净距为0. 5m,电缆地带的土壤受热的附加温度在任何季节都不大于100℃,如果热力管道有专门的保温层,则可减少净距。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