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从著作权法角度看,为什么问题二中有关甲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

题目
问答题
问题三:从著作权法角度看,为什么问题二中有关甲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问题五:根据我国著作权法,A出版社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具体包括哪几项?

正确答案:
(1)根据我国著作权法,A出版社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2)A出版社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具体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问题三:为什么法院认定甲出版社和乙网上书店的行为侵犯了张东的著作权?

正确答案:
因为将作品上传到网络上向公众传播,无论是否营利,都属于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使用,应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而甲出版社和乙网上书店未得到著作权人张东的许可就擅自使用这项权利,所以侵犯了张东的著作权。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问答题
问题三:甲出版社辩称《父亲最后的来信》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已经截止,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成立。
郑宇作为作品的原著作权人,其著作财产权已过期,但《父亲最后的来信》作为汇编作品,汇编作品的独创性表现为在对作品、作品片段、数据材料等的选择、编排、组合方面,具有结构、风格和形式上的独特性,所以汇编人应该享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即这部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整理家信的郑明所有。其著作权保护期应为郑明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所以此种说法不成立。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问答题
问题四:为什么张某报考未获准许的原因是问题三中所列的某项或某几项?

正确答案:
C项,具有大学专科学历者要报考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必须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5年,而张某2002年6月才开始从事出版专业工作,至2005年7月还不满5年。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问题五:为什么问题四中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1)C项,在期刊封面发布酒类广告,并且广告中用了法规禁止使用的词语“国家级”。
(2)D项,期刊面封上本期主题的文字比刊名还要明显。
(3)E项,凡是以管理费、书号费、刊号费或者其他名义收取费用,出让国家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赋予的权力,放弃编辑、校对、印刷复制、发行等任何一个环节的职责,均是买卖书号、刊号的行为。甲出版社向乙公司收取费用后,变相转让期刊版面,并为乙公司办理期刊委托印刷手续,放弃了校对、印刷、发行环节的职责。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问题二:为什么问题一中的某项或某几项是不正确的?请按项说明。

正确答案:
问题一中的ABEF四项不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AB两项,陈某于2015年3月10日向甲刊投稿,尽管甲刊编辑部未公开说明过稿件审阅处理的期限,但也应该按照国家规定,在2015年4月10日前告知陈某。陈某于2015年4月15日改投乙刊,已经超过甲刊审阅处理期限,因此有权改投,责任在甲刊,陈某没有过失,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不构成“一稿两投”,自然不需要告知甲刊,也不需要承担包括支付稿件排版费在内的任何责任。
EF两项,本案中的甲期刊“为A4开本、10印张”,可知其页面数应稳定在160面,而“甲刊编辑部收到第2期的初校样,共162面”,显然是多了2面,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减少。按照E项处理,校样页面数将减少到158面,不足额定的160面;而按照F项处理,校样仍然多余2面。可见,这都不能使总页面数维持稳定。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问题二:为什么问题一中的某项或某几项是违规的?请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A项,《我爱下厨房》是非学术期刊,不得利用增刊出版学术论文集。
B项,在出版增刊之前,应当经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由主办单位报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备案。
D项,增刊的开本必须和正刊相同。
E项,每种期刊一年内只能出版两期增刊。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问答题
问题二:从图书出版规范的角度看,甲出版社在涉案图书的译者署名方面是否有过失?为什么?

正确答案:
甲社在涉案图书的译者署名方面有过失。按我国出版业的规范,翻译图书的面封应标明作者和译者姓名。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问答题
问题二:为什么问题一中的某项或某几项事项是违规的?请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A项,出版增刊必须要应当经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由主办单位报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备案,出版社不得自行决定,且每年不得超过2期。
C项,国家规定增刊的内容必须与正刊的开本和发行范围相一致。
D项,增刊的面封上须刊印正刊名称,注明“增刊”字样,不得省略正刊名称和突出增刊要目名称,而案例中期刊面封上的其他文字比刊名明显得多。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问题一:甲出版社支付的基本稿酬数额是否准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甲出版社支付的基本稿酬数额不准确。
理由:利用计算机“字数统计”功能计算出的字数,是实际字数,各种空白都不包括在内。稿酬字数的计算只需扣除版面字数的空白行,行末空白等无需扣除。付酬字数没有按照实有正文版面字数计算,多扣了行末空白。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