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传染病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述各阶段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传染病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述各阶段的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转归期。
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该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
明显(发病)期:在前驱期之后,该期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渐表现出来(如:疹块型猪丹毒等),该期是疾病发展的高峰阶段。
转归(恢复)期: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转归期。动物以死亡为转归:在病原体致病性增强,或动物机体抵抗力弱时。动物逐步恢复健康,在动物机体抵抗力增强时,或病原毒力较弱时,表现为临诊症状逐渐消退,病理变化逐渐减弱,生理机能逐渐恢复,一定时期保留免疫学特性,但病后一定时期内还有带菌(毒)排菌(毒)现象存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民间叙事长诗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创作和传唱的一种篇幅较长的叙事性歌谣,又称为长篇叙事诗和故事歌。
我国(这里以汉族为代表)民间叙事长诗的产生和发展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雏形阶段: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的《氓》、《静女》等,可以说是民间叙事诗的雏形。
2、趋向成熟:汉乐府民歌中的一些小叙事诗(如《孤儿行》,《妇病行》,《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等),较之雏形,显然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汉乐府民歌《焦仲卿妻》与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不论在故事情节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语言艺术的锤炼,都标志着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达到了成熟的地步。
3、繁荣阶段:明清以来,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先后出现了数量相当可观、质量大有提高的民间叙事长诗。它们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唱述本民族或本*地区阶级斗争、民族斗争,民族近现代英雄人物,劳动生产,爱情婚姻,习俗风情,传说故事,等等,其中在群众流传甚广、享有盛誉的,如《阿诗玛》(彝族),《召树屯》(傣族)等。
从先秦一直到近现代,我国民间叙事长诗的发展轮廓颇为清晰。饱吸生活的乳汁,博采艺术的养料(本土的,外来的,文学的,艺术的),长期探索(以致某些时期的踟躇),不断发展;由短到长,从简到繁,以至汪洋恣肆,山花烂漫,出现自明清迄今的我国各民族民间叙事长诗的繁荣昌盛景象。这是符合我国历史进程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第2题:

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代表性的产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 大致可分为电子电路控制、微型计算机控制和车载局域网控制三个阶段。
电子电路控制阶段即采用分立电子元件组成的电子控制器或集成电路组成电子控制器进行控制。该阶段主要产品有:二极管整流式交流发电机、电子式电压调节器、电子式点火控制器、电子式闪光器等;
微型计算机控制阶段即采用模拟计算机或数字计算机进行控制,控制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该阶段主要产品有:微机控制发动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燃油喷射与点火综合控制系统、发动机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等;
车载局域网控制阶段即采用车载局域网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主要产品有:多媒体定向系统传输网、电子控制器网络化的多路集中控制系统

第3题:

我国现代农林复合业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原始的复合农林业萌芽时期(旧石器时代的中后期——新石器时代)
方式:
①游耕:在开垦的地上种植农作物,1—2年后另寻土地开垦种粮。
②轮垦:在同一个地方间隔若干年重新复垦。
(2)传统能力复合形成时期(公元前2000年前后开始——解放前)
该时期,缩短土地休闲期,延长耕作年限,使得森林减少,所以需人工种植林木,实行农作物与经济林间作。
夏朝:出现以家庭为单元的私有制农业→春秋战国时期:庭园经营、间作套作→东汉:在人、水的情况下形成桑基鱼塘→唐宋时期:“麦桑复合”→清:“桑、羊、猪、渔结合”、桑、羊(湖羊)互惠结构
(3)现代复合农林业蓬勃发展时期(解放后,上世纪50年代——至今)
①局部试点,重点突破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初——50年代末)
“防沙治沙,保护农林业生产”、“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
②扩大规模,普及推广阶段(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后期)
“改善农田小气候,防御自然灾害”,此时期出现了“综合防护林体系思想”,次时期防护林的特点:窄林带,小网格为主。
③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
“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简称“三北局”,位于宁夏。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4题: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
(2)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第5题:

传染病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述各阶段的特点。


正确答案: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转归期。
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该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
明显(发病)期:在前驱期之后,该期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渐表现出来(如:疹块型猪丹毒等),该期是疾病发展的高峰阶段。
转归(恢复)期: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转归期。动物以死亡为转归:在病原体致病性增强,或动物机体抵抗力弱时。动物逐步恢复健康,在动物机体抵抗力增强时,或病原毒力较弱时,表现为临诊症状逐渐消退,病理变化逐渐减弱,生理机能逐渐恢复,一定时期保留免疫学特性,但病后一定时期内还有带菌(毒)排菌(毒)现象存在。

第6题:

港口工程建设阶段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1)前期工作阶段;
(2)设计和施工阶段;
(3)试投产阶段。

第7题: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汽车电子过程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50年代初期至1974年。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是:解决电子装置在汽车上应用的技术难点,开发替代传统机械装置的电子产品,扩大电子装置在汽车上应用的范围
第二阶段为1974-1982年。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是:以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以完成特定控制内容或功能为基本目的,各自相互独立的电子控制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
第三阶段为1974-1982年。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是:一微型计算机作为控制核心,能够同时玩笑横多种控制功能的计算机集中管理系统为基本控制模式,初步实现了汽车控制技术从普通电子控制向现代控制的技术过渡。
第四阶段为1995年至今。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是:随着CAN总线技术和告诉车用微型计算机的应用,电子控制系统初步具备了对高复杂程度使用要求的控制能力,汽车电子化开始步入智能化控制的技术高点。

第8题:

动物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动物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恢复期)。

第9题:

人类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人类的出现和发展,是生物演化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是从灵长类中的猿类进化而来的。渐新世时出现了最早的猿类,广泛生活在欧亚和非洲大陆的热带森林中,在发展中产生几个分支,其中有一支高度发展的古猿,具有能在树上生活和地面生活的双重适应性,后来由于气候变冷,森林减少,他们被迫下地,逐渐适应了地面生活而演变成类人猿,至晚第三纪上新世时出现了最早的人类。人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1)早期猿人(古猿)阶段(上新世-早更新世):
能用两足直立行走,本能地使用天然工具。化石代表为非洲的南方古猿和我国的腊玛古猿。
2)晚期猿人(猿人)阶段(中更新世):
四肢已接近人形状,能制造原始石器和骨器,开始用火。化石代表有北京猿人、陕西蓝田猿人及爪哇猿人等。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晚更新世〕:
能制造较精巧的石器、骨器,会用兽皮蔽体,脑量增大和脑结构较复杂。化石代表有广东马坝人、山西丁村人及欧洲的尼安德特人等。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晚更新世晚期):
能制造复杂的石器,已会用兽皮缝制衣服,用骨、贝壳等造装饰品,开始熟食,脑量和脑结构与现代人差不多。化石代表有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四川资阳人、克鲁玛奴人等。
新人进一步发展成现代真人类(全新世)。

第10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儿童最初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儿童出生时,已经有各种感觉,这些最初的感觉,是生理性活动,同时又是原始的心理活动。知觉在儿童出生后不久,已经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从新生儿期开始,就很少有纯粹的感觉。感知过程是对刺激物的初级的分析和综合。在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对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是很低的,以后这种能力不断地提高。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婴儿出生后第一年,认识事物所依靠的是知觉的恒常性。1岁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知觉的概括性水平逐渐提高。随着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的概括逐渐向思维的概括过渡。
(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如对空间和时间的知觉,渐渐和有关的概念相联系。与此同时,幼儿的知觉活动已发展到能够进行观察,即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知觉。4~5岁以后,儿童观察力进一步发展,能够掌握观察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