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资料3”,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方法对该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合理性进行审查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题目
不定项题
针对“资料3”,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方法对该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合理性进行审查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A

将2017年度的折旧费用与2016年度的折旧费用相比较

B

将2017年固定资产原值除以全年总产量,将该比率与以前年度相比较。

C

计算2017年度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与2016年度相比较。

D

将2017年度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乘以本期折旧率,并与本期计提的折旧额相比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审计人员在调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检查有关数据和资料的总体合理性

B.询问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

C.检查内部控制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D.向有关第三方进行函证

E.观察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情况


正确答案:BCE

第2题:

下列关于审计取证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有:

A、账目基础审计需要运用详细审计方法对凭证和账目进行逐项审查
B、制度基础审计只强调审查内部控制系统产生的结果
C、运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需要采用抽查方法
D、风险基础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E、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不存在审计风险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账目基础审计知识点。选项B,制度基础审计不是只强调审查内部控制系统所产生的结果,而是认为内部控制和实质性程序相关的;选项E,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也存在审计风险。

第3题:

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审查时,可以采用的方式有:

A.将本期计提折旧额除以期末"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并将该比例与上期比较

B.将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乘以本期的折旧率,分析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性

C.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与上期比较

D.将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记录与"累计折旧"账户贷方的本期计提额比较

E.将本期计提折旧额除以全年销售收入,并将该比例与上期比较


正确答案:BCD

第4题:

(一)资料

2019年4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8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循环的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方法对存货进行核查,对近3年的存货周转天数进行了测算和对比分析,发现存货周转天数大幅度增加。

2.审计人员对丙公司的存货实施了监盘,具体工作要点包括:

(1)审计人员参与制订盘点计划;

(2)为确保盘点结果的准确性,审计人员亲自负责丙公司最重要部分存货的盘点工作;

(3)在监盘过程中,审计人员抽取部分存货的样本并予以封存,拟聘请专家对其质量进行鉴定;

(4)将盘点结果与明细账余额核对。

3.审计人员审查丙公司2018年存货盘点记录后发现A材料的盘点结果为900公斤,而该材料账面记录为1000公斤。据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多记的100公斤材料当时尚在运输途中,该在途材料于2019年1月2日到货并办理入库手续。

4.审计人员对某产品生产成本会计记录进行抽查,发现其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记录了下列项目:

①直接材料费250万元;

②分摊辅助车间转入的辅助费用70万元。

③职工福利费开支的费用支出5万元

④在建工程领用A材料350万元

5.审计人员对产成品进行审查时,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

(1)审查产成品计价方法的合理性;

(2)审查是否按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产成品的入库单和验收单;

(4)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产成品的销售发票副本和提货单。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3”中,针对100公斤的在途材料,审计人员应采取的措施有( )

A.审查相关合同资料

B.检查与该笔业务相关的付款单据

C.审查该公司2019年1月2日的收货入库记录

D.审查该公司2019年1月2日的收货验收记录

答案:A,C,D
解析:

第5题:

共用题干
(一)
资料2011年3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循环的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方法检查存货总体合理性时,对近3年的存货周转率进行了测算和对比分析,发现存货周转率变动幅度较大。2.审计人员对丙公司的存货实施了监盘,具体工作要点包括:(1)审计人员参与制订盘点计划;(2)审计人员自始至终在现场监督盘点的进行;(3)在监盘过程中,对过期、毁损的存货单独作出记录;(4)将盘点结果与明细账余额核对。3.审计人员审查丙公司2010年末存货盘点记录后发现,A材料的盘点结果为800公斤,而该材料账面记录为1000公斤。据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多记的200公斤材料当时尚在运输途中,该在途材料于2011年1月2日到货并办理入库手续。4.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明细记录,2010年12月份B产品的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750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营业成本435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40万元。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5.审计人员对产成品进行审查时,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1)审查产成品计价方法的合理性;(2)审查是否按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产成品的入库单和验收单;(4)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产成品的销售发票副本和提货单。
(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3”中,针对200公斤的在途材料,审计人员应采取的措施有:
A:直接认定账实不符
B:请该公司提供A材料采购的证明文件
C:直接要求该公司调减2010年财务报表中的存货余额
D:审查该公司2011年1月2日的收货及入库记录

答案:B,D
解析:
结存总成本应为2000件*750元/件=15000001500000-1400000=100000(元)

第6题:

(一)资料
2014年4月,某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对某公司201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该公司生产与存货循环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
1.审计人员对该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了解和测试后,认为该公司的内部控制较为健全有效。
2.该公司实行永续盘存制。每个月末对存货进行盘点。审计人员抽查该公司的存货盘点记录未发现问题。但审计人员发现该公司明细账中,A材料数量为零,而金额为10万元。
3.审计人员在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检查产成品存货总体合理性时,发现2013年产成品存货周转率为3.0。而2012年产成品存货周转率为3.8。
4.审计人员对某企业产品成本进行审计时发现该企业在产品成本中列支了如下内容:给希望小学捐款50000元,向供货单位支付合同违约金8000元,结转制造费用95000元,结转的辅助生产费用70000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针对“资料2” 审查原材料明细账,发现数量为零,而金额为10万元,可能的原因是:

A、材料盘亏
B、多计成本
C、少计成本
D、材料盘盈

答案:C
解析:
原材料的数量为零,但是金额为10万元,可能是因为发出了存货而没有结转成本,导致成本少计。

第7题:

(2011年)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方法检查存货总体合理性时,对近3年的存货周转率进行了测算和对比分析,发现存货周转率变动幅度较大。审计人员认为可能导致近3年存货周转率变动的原因有( )。

A.存货储备变动
B.销售情况变动
C.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变更
D.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基础变动

答案:A,B,C,D
解析:

第8题:

为了审查该企业是否存在其他虚增营业收入的情况,审计人员还可以采用的审计程序有:

A.对存货进行监盘,并结合分析性复核

B.对营业收入实施截止期测试

C.发函询证应收账款

D.审查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一)资料

2019年4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8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循环的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方法对存货进行核查,对近3年的存货周转天数进行了测算和对比分析,发现存货周转天数大幅度增加。

2.审计人员对丙公司的存货实施了监盘,具体工作要点包括:

(1)审计人员参与制订盘点计划;

(2)为确保盘点结果的准确性,审计人员亲自负责丙公司最重要部分存货的盘点工作;

(3)在监盘过程中,审计人员抽取部分存货的样本并予以封存,拟聘请专家对其质量进行鉴定;

(4)将盘点结果与明细账余额核对。

3.审计人员审查丙公司2018年存货盘点记录后发现A材料的盘点结果为900公斤,而该材料账面记录为1000公斤。据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多记的100公斤材料当时尚在运输途中,该在途材料于2019年1月2日到货并办理入库手续。

4.审计人员对某产品生产成本会计记录进行抽查,发现其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记录了下列项目:

①直接材料费250万元;

②分摊辅助车间转入的辅助费用70万元。

③职工福利费开支的费用支出5万元

④在建工程领用A材料350万元

5.审计人员对产成品进行审查时,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

(1)审查产成品计价方法的合理性;

(2)审查是否按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产成品的入库单和验收单;

(4)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产成品的销售发票副本和提货单。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针对“资料1”,审计人员认为可能导致近3年存货周天数变动的原因有( )

A.存货储备变动

B.销售单价上升

C.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变更

D.销售产品结构发生变动

答案:A,C,D
解析:
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第10题:

共用题干
(一)
资料2011年3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循环的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方法检查存货总体合理性时,对近3年的存货周转率进行了测算和对比分析,发现存货周转率变动幅度较大。2.审计人员对丙公司的存货实施了监盘,具体工作要点包括:(1)审计人员参与制订盘点计划;(2)审计人员自始至终在现场监督盘点的进行;(3)在监盘过程中,对过期、毁损的存货单独作出记录;(4)将盘点结果与明细账余额核对。3.审计人员审查丙公司2010年末存货盘点记录后发现,A材料的盘点结果为800公斤,而该材料账面记录为1000公斤。据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多记的200公斤材料当时尚在运输途中,该在途材料于2011年1月2日到货并办理入库手续。4.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明细记录,2010年12月份B产品的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750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营业成本435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40万元。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5.审计人员对产成品进行审查时,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1)审查产成品计价方法的合理性;(2)审查是否按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产成品的入库单和验收单;(4)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产成品的销售发票副本和提货单。
(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5”中,审计人员对产成品所采取的审计程序中,可用于截止期测试的程序有:
A:审查产成品计价方法的合理性
B:审查是否按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产成品的入库单和验收单
D: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产成品的销售发票副本和提货单

答案:C,D
解析:
结存总成本应为2000件*750元/件=15000001500000-1400000=100000(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