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指出下列哪些技术特征可达到移动台节电的目的?()

题目
多选题
请指出下列哪些技术特征可达到移动台节电的目的?()
A

功率控制

B

切换

C

不连续发射

D

跳频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司重新任命王工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后续工作。请指出王工应采取哪些措施使项目能够进入验收阶段。


正确答案:(1) 召集应用软件各个子系统的负责人了解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2) 安排公司管理层、项目负责人与客户的管理层、项目负责人进行交流就项目的后续进度等事宜达成一致妥善处理前期项目变更措施不当对用户产生的影响。 (3) 根据新的进度要求按照变更程序实施变更。 (4) 加强文档管理妥善保存变更产生的相关文档确保其完整、及时、准确和清晰适当的时候可以引入配置管理工具。 (5) 对变更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6)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确保各个子系统对用户的需求理解一致。 (7) 加强各个子系统的项目负责人之间的沟通确保子系统的同步。
(1) 召集应用软件各个子系统的负责人,了解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2) 安排公司管理层、项目负责人与客户的管理层、项目负责人进行交流,就项目的后续进度等事宜达成一致,妥善处理前期项目变更措施不当对用户产生的影响。 (3) 根据新的进度要求,按照变更程序实施变更。 (4) 加强文档管理,妥善保存变更产生的相关文档,确保其完整、及时、准确和清晰,适当的时候可以引入配置管理工具。 (5) 对变更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6)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确保各个子系统对用户的需求理解一致。 (7) 加强各个子系统的项目负责人之间的沟通,确保子系统的同步。 解析:考生可针对问题1分析的结果以及变更管理的过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2题:

某公司3条装配线各需要100kW电力,采用两台发电动机供电,一台100kW,另外一台是200kW, 3条装配线不同时开工,试设计一个发电动机控制器,可以按照需求启动发电动机以达到节电的目的。


答案:设C、B、A代表三条装配线,G100 代表100kW发电机,G200 代表200kW发电机。

第3题:

请指出在该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1.规定5月21日为投标截止时间是不正确的因为《招投标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应设为5月26日之后。 2.收到企业的投标文件后再编制评标标准是不正确的因为《招投标法》第十九条规定招标文件中应包含评标标准。 3.在评标标准中加入不利于外资企业的标准是不正确的因为《招投标法》第十八条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4.评标委员会人数设置不正确人数应为超过5人的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5.在发布中标公告后第45天签订合同不正确《招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对项目招投标管理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是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而制定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招标投标活动都要遵循《招投标法》。考生应仔细阅读《招投标法》中的所有内容并结合实际参加过的招投标活动对本题进行分析。 要求指出在该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说明原因。应详细阅读题目说明中的描述对照《招投标法》的要求进行逐条分析。 (1)第一段介绍了此案例的背景说明了H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制造企业为了实施ERP项目决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这种做法并没有违反《招投标法》的要求因此这一段的说明中不存在问题。 (2)H公司5月6日发出招标公告规定投标截止时间为5月21日是不对的因为《招投标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但是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 (3)H公司随后收到了5家公司的投标文件然后才开始制定评标标准并在评标标准中加入不利于外资企业的条件。H公司的上述做法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评标标准不应该在收到投标文件后制定因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的“项目采购管理”一章中提到“评标标准是采购文件的一部分”;二是在评标标准中加入了歧视性条款这种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招投标法》第十八条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4)《招投标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本题中的评标委员会的设置也是不符合《招投标法》的。 (5)评标时没有选择报价低于成本价的最低价中标是符合要求的。因为《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要求: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6)在第45五天才签订合同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招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1.规定5月21日为投标截止时间是不正确的,因为《招投标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应设为5月26日之后。 2.收到企业的投标文件后,再编制评标标准是不正确的,因为《招投标法》第十九条规定招标文件中应包含评标标准。 3.在评标标准中加入不利于外资企业的标准是不正确的,因为《招投标法》第十八条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4.评标委员会人数设置不正确,人数应为超过5人的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5.在发布中标公告后第45天签订合同不正确,《招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对项目招投标管理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是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而制定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招标投标活动,都要遵循《招投标法》。考生应仔细阅读《招投标法》中的所有内容,并结合实际参加过的招投标活动,对本题进行分析。 要求指出在该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说明原因。应详细阅读题目说明中的描述,对照《招投标法》的要求进行逐条分析。 (1)第一段介绍了此案例的背景,说明了H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制造企业,为了实施ERP项目,决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这种做法并没有违反《招投标法》的要求,因此这一段的说明中不存在问题。 (2)H公司5月6日发出招标公告,规定投标截止时间为5月21日是不对的,因为《招投标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但是,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 (3)H公司随后收到了5家公司的投标文件,然后才开始制定评标标准,并在评标标准中加入不利于外资企业的条件。H公司的上述做法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评标标准不应该在收到投标文件后制定,因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的“项目采购管理”一章中提到“评标标准是采购文件的一部分”;二是在评标标准中加入了歧视性条款,这种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招投标法》第十八条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4)《招投标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本题中的评标委员会的设置也是不符合《招投标法》的。 (5)评标时,没有选择报价低于成本价的最低价中标,是符合要求的。因为《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要求: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6)在第45五天才签订合同,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招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第4题:

请根据下列题目,指出研究应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及为达到研究目的应采用的分组方法并解释之。“颈前冰敷预防甲状腺术后颈部肿胀的临床观察”


正确答案:研究对象选择为行甲状腺手术的住院病人应采用随机分组。这样可以使研究对象有均等的机会被抽取进入对照组或实验组,目的是排除干扰因素,使研究结果不受研究者主观因素或其他方面误差的影响。

第5题:

简述我国重点推广的节电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我国重点推广的接电技术措施有:
(1)高效节能灯。
(2)风机、泵类节电技术。
(3)电子节电技术。
(4)蓄冷蓄热节电技术。
(5)余能回收发电技术。
(6)转移用电高峰措施和实行可中断负荷。
(7)变压器节电技术。
(8)电动机节电技术。
(9)电炉钢节电技术。
(10)电加热节电技术。

第6题:

请指出下列哪些技术特征可达到移动台节电的目的?()

A.功率控制

B.切换

C.不连续发射

D.跳频


参考答案:A, C

第7题:

下列各项属于货物特征的有()。

A、固定性
B、可移动性
C、技术性
D、广泛性
E、多样性

答案:B,C,D,E
解析:
货物与工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可移动性,并具有以下一般特征:①货物产品的多样性;②货物的技术性;③货物来源的广泛性。

第8题:

在养羊业中有哪些繁殖新技术及其所达到的基本目的?


本题答案:1.同期发情: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羊的发情周期,使它们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表现发情,以便于组织配种,扩大对优秀公羊的利用,同时,也是胚胎移植是重要的一环,使供体和受体发情同期化,有利于胚胎移植的成功。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有:①孕激素-PMSG法②前列腺素法
2.超数排卵:在母羊发情周期的适当时间,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卵巢比正常情况下有较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这种方法即为超数排卵,简称超排。超排的目的是:①为了提高母羊的产羔数②配合胚胎移植
3.胚胎移植:是从经过超排处理的少数优秀母羊(供体羊)的输卵管或子宫内取出多个具有优良性状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另一群母羊(受体羊)的相应部位,以达到产生供体羊后代的目的
4.诱发分娩:是指妊娠末期的一定时间内,注射某种激素制剂,诱发孕畜在比较确定的时间内提前分娩,它是控制分娩过程和时间的一项繁殖管理措施。通常使用的激素有皮质激素或其合成制剂。
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充分的发挥了优秀种母羊的繁殖潜力,加速品种改良,扩大良种畜群,代替种畜的引进,保存品种资源。对我国的养羊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9题:

下列属于全国推广的十大节电技术措施有:()

  • A、高效节能灯
  • B、风机、泵类节电技术
  • C、干式变压器节电技术
  • D、调光灯具

正确答案:A,B

第10题:

请指出下列哪些技术特征可达到移动台节电的目的?()

  • A、功率控制
  • B、切换
  • C、不连续发射
  • D、跳频

正确答案:A,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