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1层,筏板基础,地上1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总

题目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1层,筏板基础,地上1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总方量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了钢筋加工区。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A点(高程HA为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B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问架设水准仪,A点立尺读数a为1.441m,B点立尺读数b为3.521m。 事件二:在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期间,试验人员随机选择了一辆处于等候状态的混凝土运输车放料取样,并留置了一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3个)和一组标准养护抗渗试件(3个)。 事件三: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的第75天,施工单位将工程档案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被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拒绝接收。 事件四: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一年后,屋面出现多处渗漏,建设单位通知施工单位立即进行免费维修。施工单位接到维修通知24h后,以已通过竣工验收为由不到现场,并拒绝免费维修。经鉴定,该渗漏问题因施工质量缺陷所致。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修理。 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本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应至少留置多少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4年案例三)
【背景资料】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一层,筏板基础,地上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总方量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了钢筋加工区。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四: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一年后,屋面出现多处渗漏,建设单位通知施工单位立即进行免费维修。施工单位接到维修通知24小时后,以已通过竣工验收为由不到现场,并拒绝免费维修。经鉴定,该渗漏问题因施工质量缺陷所致。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修理。
【问题】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修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修理费用应如何承担?


答案:
解析:
(1)不正确。
理由:屋面防水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5年。房屋建筑工程在保修期限内出现质量缺陷,建设单位或者房屋建筑所有人应当向施工单位发出保修通知。施工单位接到保修通知后,应当到现场核查情况,在保修书约定的时间内予以保修。
(2)正确。
理由:施工单位不按工程质量保修书约定保修的,建设单位可以另行委托其他单位保修,由原施工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3)修理费用由原施工单位承担。
理由:经鉴定,该渗漏问题因施工质量缺陷所致。

第2题:

(2014年)
【背景资料】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一层,筏板基础,地上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抗渗等级 P6,总方量 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了钢筋加工区。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 A 点(高程 HA 为 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 B 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间架设水准仪,A 点立尺读数 a 为 1.441m,B 点立尺读数 b 为 3.521m。
【问题】列式计算 B 点高程 HB。


答案:
解析:
(P48)

B 点高程 HB=HA+a-b
=75.141+1.441-3.521=73.061(m)。

第3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1.试问,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②层粉砂层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90
B、100
C、120
D、13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5条式(5.2.5)计算,在②层为粉砂层时,承载力系数Mb=0.51,Md=3.0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2.3条式(4.2.3)及表4.2.3计算,修正系数



故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4题:

背景资料:某新建住宅工程,地下 2 层,条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抗渗等级 P6;地上 16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最大跨度为 16m。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 1:施工单位严格按照 C30 和 P6 的配合比进行试配基础筏板混凝土,并依此最终确定配合比。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部分罐车内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时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班组加入适量的拌合用水搅拌。
事件 2:基础筏板混凝土总方量为 190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
事件 3:二层结构钢筋、模板验收后,将木模板中的垃圾清理干净便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毕第二天开始浇水养护。10d 后同条件养护试块送实验室进行试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开始拆除模板,并将拆除的模板露天堆放在施工现场。
事件 4:工程竣工前,部分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判定为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实体检测。但最终结构实体合格,并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问题 1】事件 1 中,指出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问题 2】事件 2 中,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标准养护试件应至少留置多少组?并说明理由。基础底板混凝土抗渗性能试件应至少留置多少组、多少个?并说明理由。
【问题 3】事件 3 中,指出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问题 4】事件 4 中,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是否妥当?说明理由。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哪些内容?主要检验哪些部位?


答案:
解析:
【答案 1】不妥 1:施工单位严格按照 C30 和 P6 的配合比进行试配基础筏板混凝土,并依此最终确定配合比。
正确做法:基础筏板混凝土试配时应将抗渗等级提高 0.2 MPa,强度等级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配、调整后确定配合比。
不妥 2: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班组加入适量的拌合用水搅拌。
正确做法:防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答案 2】事件 2 中,标准养护试件应至少留置 10 组。
因为根据规定,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m3取样不得少于 1 次,本项目 1900/200≈10(组)。
抗渗性能试件应至少留置 4 组、共 24 个试件。
因为根据规定,连续浇筑混凝土每 500m3留置一组抗渗试件,每组 6 个,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 2 组。本项目 1900/500≈4(组),共 24 个试件。

【答案 3】不妥 1:木模板中的垃圾清理干净便开始浇筑混凝土。
正确做法: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并涂刷隔离剂。
不妥 2:混凝土浇筑完毕第二天开始浇水养护。
正确做法: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一般为浇筑完毕 8~12h 内进行自然养护。
不妥 3: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开始拆模。
正确做法:结构最大跨度为 16m,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模。
不妥 4:拆除的模板露天堆放在施工现场。
正确做法:模板及配件应放入室内或敞篷内,当必须露天堆放时,底部应垫高 100mm,顶面应遮盖防水篷布或塑料布。
【答案 4】
(1)妥当。
理由: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规定:当未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被判定为不合格,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2)结构实体检测应包括如下内容: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其他项目。
(3)主要检验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部位,例如柱、梁等重要部位。

第5题:

(2014年)
【背景资料】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一层,筏板基础,地上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抗渗等级 P6,总方量 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了钢筋加工区。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四: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一年后,屋面出现多处渗漏,建设单位通知施工单位立即进行免费维修。施工单位接到维修通知 24 小时后,以已通过竣工验收为由不到现场,并拒绝免费维修。经鉴定,该渗漏问题因施工质量缺陷所致。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修理。
【问题】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修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修理费用应如何承担?


答案:
解析:
(P269)
(1)不正确。
理由:屋面防水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5 年。房屋建筑工程在保修期限内出现质量缺陷,建设单位或者房屋建筑所有人应当向施工单位发出保修通知。施工单位接到保修通知后,应当到现场核查情况,在保修书约定的时间内予以保修。
(2)正确。
理由:施工单位不按工程质量保修书约定保修的,建设单位可以另行委托其他单位保修,由原施工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3)修理费用由原施工单位承担。
理由:经鉴定,该渗漏问题因施工质量缺陷所致

第6题:

(2014年)
【背景资料】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一层,筏板基础,地上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抗渗等级 P6,总方量 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了钢筋加工区。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三:框架柱箍筋采用φ8 盘圆钢筋冷拉调直后制作,经测算,其中 KZ1 的箍筋每套下料长度为2350mm。
【问题】事件三中,在不考虑加工损耗和偏差的前提下,列式计算 100m 长φ8 盘圆钢筋经冷拉调直后,最多能加工多少套 KZ1 的柱箍筋?


答案:
解析:
(P63)
考虑光圆钢筋冷拉调直时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4%,100m 换算成 mm 为:100×1000mm 故可加工柱箍筋最多的数量:
100×1000mm×(1+4%)/2350mm=44.255,即最多取 44 个柱箍筋。

第7题: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l层,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地上1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最大跨度为15m。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严格按照C30和P6的配合比进行试配基础筏板混凝土,并依此最终确定配合比。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部分罐车内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时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班组加入适量的拌合用水搅拌。
事件2:基础筏板混凝土总方量为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
事件3: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A点(高程HA为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B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间架设水准仪,A点立尺读数为1.441m,B点立尺读数为3.521m。
事件4:二层结构钢筋、模板验收后,将木模板中的垃圾清理干净便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毕第二天开始浇水养护。10d后同条件养护试块送实验室进行试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从下而上拆除模板,并将拆除的模板露天堆放在施工现场。
【问题】
1.事件1中,指出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2.事件2中,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标准养护试件应至少留置多少组?并说明理由。基础底板混凝土抗渗性能试件应至少留置多少组、多少个?并说明理由。
3.事件3中,列式计算B点高程HB。
4.事件4中,指出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有:
(1)施工单位严格按照C30和P6的配合比进行试配基础筏板混凝土,并依此最终确定配合比不妥。
正确做法为:基础筏板混凝土试配时应将抗渗等级提高0.2MPa,强度等级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配、调整后确定配合比。
(2)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班组加入适量的拌合用水搅拌不妥。
正确做法为:防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2.(1)事件2中,标准养护试件应至少留置10组。因为根据规定,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1次,本项目1980/200≈10(组)。
(2)抗渗性能试件应至少留置4组、共24个试件。因为根据规定,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留置一组抗渗试件,每组6个,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本项目1980/500≈4(组),共24个试件。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留置规定如下: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l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关于抗渗性能试件,《地下防水混凝土验收规范》(GB50208—2011)规定,每500m3留置一组(每组6个),且每项工程不少于2组。
3.事件3中,HB=HA+AB(1分)=75.141+1.441?3.521=73.061(m)
4.事件4中的不妥之处有:
(1)木模板中的垃圾清理干净便开始浇筑混凝土不妥。
正确做法为: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并涂刷隔离剂。
(2)混凝土浇筑完毕第二天开始浇水养护不妥。
正确做法为: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一般为浇筑完毕8~12h内进行自然养护。
(3)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开始拆模不妥。
正确做法为:结构最大跨度为15m,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模。
(4)模板拆除时,从下而上拆模不妥。
正确做法为: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要求进行,如果设计无要求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顺序进行。
(5)拆除的模板露天堆放在施工现场不妥。
正确做法为:模板及配件应放入室内或敞篷内,当必须露天堆放时,底部应垫高100mm,顶面应遮盖防水篷布或塑料布。

第8题:

(2015年)
【背景资料】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 18600m2,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层高 4.5m,筏板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三:雨季施工期间,由于预控措施不到位,基坑发生坍塌事故。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按事故报告要求的内容向有关单位及时进行了上报。
【问题】写出事件三中事故报告要求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P266。
事故报告要求的主要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名称(2)事故的简要经过(3)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的初步原因(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6)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员(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9题:

(2014年案例三)
【背景资料】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一层,筏板基础,地上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总方量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了钢筋加工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在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期间,试验人员随机选择了一辆处于等候状态的混凝土运输车放料取样,并留置了一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3个)和一组标准养护抗渗试件(3个)。
【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本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应至少留置多少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


答案:
解析:
(1)不妥之处:试验人员随机选择了一辆处于等候状态的混凝土运输车放料取样。
正确做法: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2)不妥之处:留置了一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3个)。
正确做法:应至少留置10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每组3个),因为筏板基础混凝土总方量1980m3,而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lOO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应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不妥之处:留置了标准养护抗渗试件(3个)。
正确做法:应至少留置四组用于标准养护的抗渗试件,每组为6个试件。因为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连续浇筑的防水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第10题:

某新建仓储工程,建筑面积8000㎡,地下1层,地上1层,釆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高度12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内配双层钢筋网、主筋为Φ20螺纹钢,基础筏板下三七灰土夯实,无混疑土垫层。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安全文明施工巡检时,发现工程告示牌及含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五牌一图布置在了现场主入口处围墙外侧,要求项目部将五牌一图布置在主入口内侧。
问题:
1.五牌一图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
解析:
1.五牌一图还应包含:工程概况牌、环境保护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