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事件二中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主干道通常硬化方式有哪些?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

题目
问答题
针对事件二中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主干道通常硬化方式有哪些?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常有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8000m2,地下3层,地上30层,框筒结构,结构钢筋采用HRB400等级,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地上3层及以下核心筒和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局部区域为两层通高报告厅,其主梁配置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某施工企业中标后进场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项目部将所有材料加工全部委托给专业加工场进行场外加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在项目部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对材料管理等各种资源管理进行了策划,在资源管理计划中建立了相应的资源控制程序。
事件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包含如下主要内容:(1)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人口处设置办公用房;(2)场地周边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3)在主干道外侧开挖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置于管沟内,监理工程师认为总平面布置设计存在多处不妥,责令整改后再验收,并要求补充主干道具体硬化方式和裸露场地文明施工防护措施。
事件3: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
事件4:本工程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针对“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大项,可以在本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均制订了详细的推广措施。
事件5:设备安装阶段,塔式起重机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即将空调机组吊离地面30cm后停止提升,现场安排专人进行观察与监护。
【问题】
1.事件1中,除材料管理外,项目资源管理工作还包括哪些内容
2.针对事件2中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主干道常用硬化方式有哪些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常有哪些措施
3.针对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临时用电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的哪些部门应参加验收
4.事件4中,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规定,“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大项中,在本工程中可以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都有哪些
5.指出事件5中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在试吊时,必须进行哪些检查


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除材料管理外,项目资源管理工作还包括的内容有: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力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和资金管理。 2.(1)事件2中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不妥之处1: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设置办公用房。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宜考虑设置两个以上大门,办公用房宜设在工地入口处。
不妥之处2:场地周边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主干道应有排水措施。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4m,双行道不小于6m。木材场两侧应有6m宽通道,端头处应有12m×12m回车场,消防车道不小于4m,载重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不妥之处3:在主干道外侧开挖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置于管沟内。
正确做法:管网一般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他管道设在同一侧,同时支线应引到所有用电设备使用地点。
(2)施工现场主干道常用硬化方式有:铺砖;铺废渣;水泥砂浆路面;沥青路面;混凝土地面。
(3)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措施通常有:场地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挡,围挡要坚固、整洁、美观,并沿场地四周连续设置。一般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市区主要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m。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3.(1)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不妥之处: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监理签认后实施。
正确做法: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监理签认后实施。
(2)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事件4中,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规定,“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大项中,在本工程中可以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有: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预应力技术,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5.在试吊时,必须进行的检查有: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

第2题: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8000㎡,地下三层,地上三十层,框筒结构,结构钢筋采用HRB400等级,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地上三层及以下核心筒和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局部区域为两层通高报告厅,其主梁配置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某施工企业中标后进场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项目部将所有材料加工全部委托给专业加工厂进行场外加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项目部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对材料管理等各种资源管理进行了策划,在资源管理计划中建立了相应的资源控制程序。
事件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包含如下主要内容:①材料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外;②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设置办公用房;③场地周边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④在干道外侧开挖400×600mm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埋置于管沟内,监理工程师认为总平面布置设计存在多处不妥,责令整改后再验收,并要求补充主干道具体硬化方式和裸露场地文明施工防护措施。
事件三: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
事件四:本工程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针对“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大项,可以在本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均制订了详细的推广措施。
事件五:设备安装阶段,发现拟安装在屋面的某空调机组重量超出塔吊限载值(额定起重量)约6%。因特殊情况必须使用该塔吊进行吊装。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验算后批准用塔吊起吊;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即将空调机组吊离地面30cm后停止提升,现场安排专人进行观察与监护。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要求整改,对试吊时的各项检查内容旁站管理。
<1> 、事件一中,除材料管理外,项目资源管理工作还包括哪些内容?除资源控制程序外,资源管理计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 、针对事件二中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主干道常用硬化方式有哪些?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常有哪些措施?
<3> 、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临时用电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的哪些部门应参加验收?
<4> 、事件四中,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规定,“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大项中,在本工程中可以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都有哪些?
<5> 、指出事件五中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在试吊时,必须进行哪些检查?


答案:
解析:
<1> 、资源管理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和资金管理。
资源管理计划应包括建立资源管理制度,编制资源使用计划、供应计划和处置计划,规定控制程序和责任体系。
<2> 、不妥之处一:材料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外。
正确做法:材料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内,应使材料和构件的运输量最小,垂直运输设备发挥较大的作用;有关联的加工厂适当集中。
不妥之处二: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宜考虑设置两个以上大门。
不妥之处三:场地附近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主干道应有排水措施。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4m,双行道不小于6m。木材场两侧应有6m宽通道,端头处应有12m×12m回车场,消防车道不小于4m,载重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不妥之处四:在主干道外侧开挖400×600mm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置于管沟内。
正确做法:管网一般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他管道设在同一侧,同时支线应引到所有用电设备使用地点。
硬化方式:铺砖;铺废渣;水泥砂浆路面;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
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措施通常有:场地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挡,围挡要坚固、整洁、美观,并沿场地四周连续设置。一般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市区主要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m。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3> 、不妥之处一: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正确做法: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监理签认后实施。
施工单位的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应参加验收。
<4> 、可以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有: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5> 、不符合规定之处:经项目负责人安全验算后批准用塔吊起吊。
理由:应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在试吊时应进行下列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的有()。

A、主要场地硬化
B、现场围挡设计
C、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
D、临时设施布置与管理
E、建立文明施工管理组织和责任制

答案:A,B,C,D
解析:
2018新教材P214-215管理措施包括现场围挡设计,现场工程标志牌设计,临设布置,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堆放,现场场地和道路,现场卫生管理,文明施工教育。

第4题:

问答题
针对背景资料中填充墙砌体施工的不妥之处,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指出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解析:

第6题: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8000m2,地下三层,地上三十四层,框筒结构,结构钢筋采用HRB400等级,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地上三层及以下核心筒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局部区域为两层通高报告厅,其主梁配置了无粘结预应力筋,该施工企业中标后进场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项目部将所有材料加工全部委托给专业加工场进行场外加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包含如下主要内容:①材料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外;②现场设置一个出
入口,出入口处设置办公用房;③场地附近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④在主干道一侧挖400×600mm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置于管沟内,监理工程师认为总平面布置设计存在多处不妥,责令整改后再验收,并要求补充主干道具体硬化方式和裸露场地文明施工防护措施。
事件三: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
事件四:本工程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针对“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大项,可以在本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均制定了详细的推广措施。
事件五:设备安装阶段,发现拟安装在屋面的某空调机组重量超出塔吊限载(额定起重量)约6%,因特殊情况必须使用该塔吊进行吊装,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验算后批准用塔吊起吊: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即将空调机组吊离地面30cm后停止吊装,现场安排专人进行观察与监护。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要求修改,对试吊时的各项检查内容旁站监督。
问题:
1.针对事件二中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主干道常用硬化方式有哪些?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常有哪些措施?
2.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临时用电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的哪些部门应参加验收?3.事件四中,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规定,“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大项中,在本工程中可以推
广与应用的新技术都有哪些?
4.指出事件五中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在试吊时,必须进行哪些检查?


答案:
解析:
1.①不妥之处一:材料加工厂布置在场外。
正确做法:材料加工厂布置位置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应使材料和构件的运输量最小,垂直运输设备发挥较大的作用;有关联的加工厂适当集中。
不妥之处二: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设置办公用房。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宜设置两个以上大门,办公用房宜设在工地入口处。
不妥之处三:场地附近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主干道(兼消防车道),转弯半径10m。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主干道应有排水措施。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4m,双
行道不小于6m,消防车道不小于4m,载重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②硬化方式:采取铺设混凝土、钢板、碎石、沥青路面等方法。
③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
2.①不妥之处一: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
正确做法: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监理签认后实施。
②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包括: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4.①不符合规定之处一: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验算后批准用塔吊起吊。
正确做法: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时,必须经过验算,经企业负责人批准。
②在起吊荷载达到塔吊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应先将重物吊起离地面≤20cm停止提升,进行下列项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

第7题:

某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檐高25.2m,主体为框架结构,砌筑及抹灰用砂浆采用现场拌制。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根据现场条件,厂区内设置了办公区、生活区、木工加工区等生产辅助设施。临时用水进行了设计与计算。
事件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包含如下主要内容:场地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置办公用房;监理工程师认为总平面布置设计存在多处不妥,责令整改后再验收,并要求补充干道具体硬化方式和裸露场地文明施工防护措施。
事件三: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
事件四:结构施工期间,项目有120人参与施工,项目部组建了8人的义务消防队,楼层内配备了消防立管和消防箱,消防箱内消防水龙带长度达18m;在临时搭建的115m2钢筋加工棚内,配备了3只10L的灭火器。
【问题】
1.事件一中,《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在计算临时用水总用水量时,根据用途应考虑哪些方面的用水量?
2.针对事件二中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的做法,施工现场干道常用硬化方式有哪些?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常有哪些措施?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的做法。临时用电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的哪些部门应参加验收?
4.指出事件四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临时用水量需要考虑:现场施工用水量、施工机械用水量、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生活区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漏水损失。
2.

不妥之处一: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设置办公用房。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宜设置两个以上大门,办公用房宜设在工地入口处。
不妥之处二:场地附近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主干道(兼消防车道),转弯半径10米。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主干道应有排水措施。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4m,双行道不小于6m,消防车道不小于4m,载重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②硬化方式:混凝土硬化,沥青路面硬化。
③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
3.
①不妥之处一: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
正确做法: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监理签认后实施。
②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
1)组建8人义务消防队不妥,义务消防队人数不少于施工总人数的10%,应组建12人的义务消防队。
2)消防水龙带长度18m不妥,消防箱内消防水管长度不小于25m。
3)钢筋加工棚内配备3只10L灭火器不妥,临时搭设的建筑物区域内每100m2配备2只10L灭火器,应配备4只。

第8题:

资料背景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68000m2,地下2 层,地上30 层,人工挖孔桩基础,设计桩长18m,基础埋深8.5m,地下水为-4.5m;裙房6 层,檐口高28m;主楼高128m,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施工单位制定的主要施工方案有:排桩+内支撑式基坑支护结构;裙房用落地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楼布罝外附墙式塔吊,核心筒爬模施工,结构施工用胶合板模板。
该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为外地企业,在本项目所在地设有分公司。本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审核后,报分公司总工程师(公司总工程师授权)审批;由项目技术部经理主持编制外脚手架(落地式)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塔吊安装拆卸方案,专业承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后,报施工总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批准实施。
工程施工至结构四层时,该地区发生了持续两小时的暴雨,并伴有短时6~7 级大风。风雨结束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排除隐患后恢复了施工生产。
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包含如下主要内容:①材料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外;②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设置办公用房;③场地周边设置3.8m 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④在干道外侧开挖400×600mm 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埋置于管沟内,监理工程师认为总平面布置设计存在多处不妥,责令整改后再验收,并要求补充主干道具体硬化方式和裸露场地文明施工防护措施。
问题
1、背景资料中,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方案有哪些?指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塔吊安装拆卸方案编制、审批的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2、除背景资料所列情况,还有哪些阶段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进行检查验收?
3、指出该项目用电组织设计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临时用电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的哪些部门应参加验收?
4、针对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主干道常用硬化方式有哪些?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常有哪些措施?


答案:
解析:
1、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有:人工挖孔灌注桩,超过 5m 的基坑开挖、支护、降水,附墙式塔吊、多核心筒爬模。
方案编制、审批的不妥之处:
不妥之处一: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审核
正确做法: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核
不妥之处二:由项目技术部经理主持编制外脚手架(落地式)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
正确做法:应由工程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项目专业技术方案师牵头进行编制,报公司质量、技术、安全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后,报公司总工程师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不妥之处三: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塔吊安装拆卸方案,专业承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后,报施工总包单位总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批准实施。
正确做法:总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后,应报总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批准实施。
2、还有下列阶段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进行检查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每搭设完 6~8m 高度后。
(3)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冻结地区解冻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3、该项目用电组织设计不妥之处:
不妥之处一: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正确做法:《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监理签认后实施。
施工单位的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参加验收。
4、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
不妥之处一:材料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外。
正确做法:材料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内,应使材料和构件的运输量最小,垂直运输设备发挥较大的作用;有关联的加工厂适当集中。
不妥之处二:现场设罝一个出入口。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宜考虑设置两个以上大门。
不妥之处三:场地附近设置 3.8m 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
正确做法: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 4m,双行道不小于 6m。消防车道不小于 4m。
不妥之处四:在干道外侧开挖 400×600mm 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置于管沟内。
正确做法:管网一般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他管道设在同一侧,同时支线应引到所有用电设备使用地点。
硬化方式:混凝土硬化,沥青路面硬化。裸露的场地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第9题:

问答题
针对填充墙砌筑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分别给出正确做法。并写出小砌块使用时正确的龄期。

正确答案:
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指出外用电梯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