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关于振捣器振捣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A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拔慢插B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2.0倍C插入式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D插入式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E采用表面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捣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题目
多选题
关于振捣器振捣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拔慢插

B

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2.0倍

C

插入式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D

插入式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E

采用表面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捣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混凝土面层振捣工序中,振动器的振动顺序正确的是()。A.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梁-平板式振动器-钢滚筒提浆赶浆
B.平板式振动器-插入式振捣器-钢滚筒提浆赶浆
C.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动器-振动梁-钢滚筒提浆赶桨
D.振动梁-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动器-钢滚筒提浆赶浆


答案:C
解析:

第2题: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

A、30mm
B、50mm
C、80mm
D、100mm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65, (7)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所以选B。

第3题: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的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______倍。上层振捣棒插入下层___cm


参考答案:1.25、3~5

第4题:

(2018年真题)水泥混凝土道路面层常规施工中,振捣器的振动顺序为( )。

A.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梁(轻)→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重)
B.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重)→振动梁(轻)
C.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轻)→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梁(重)
D.平板式探捣器→振动梁(轻)→振动梁(重)→插入式振捣器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振捣器的振动顺序为: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重)→振动梁(轻)。@##

第5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振捣的说法, 正确的是()。

A.插入式证到期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慢插快拔
B.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2倍
C.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D.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100mm

答案:C
解析:
混凝土的振捣:
(1)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
(2)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拨。
(3)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4 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0.5 倍
(移动间距不宜太大,防止漏振)。
考前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4)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应小于 50mm(使上、下层混凝土紧密结合)。

第6题:

人工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时,振动器的振动顺序为()。
A.平板式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梁(轻)-振动梁(重)-无缝钢管滚杆提浆赶浆
B.平板式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梁(重)-振动梁(轻)-无缝钢管滚杆提浆赶浆
C.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轻)-振动梁(重)-无缝钢管滚杆提浆赶浆
D.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重)-振动梁(轻)-无缝钢管滚杆提浆赶浆


答案:D
解析:

第7题: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 )。

A.30mm
B.50mm
C.80mm
D.100mm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67页
(7)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第8题:

水泥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其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倍。

A.3.0

B.2.5

C.2.0

D.1.5


正确答案:D

第9题:

关于振捣器振捣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拔慢插
B.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2.0倍
C.插入式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D.插入式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E.采用表面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捣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答案:C,D,E
解析:
2020教材P111 / 2019教材P110
(7) 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不再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时为止。当采用插人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4 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 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人下层混凝 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当采用表面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 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答案选CDE。

第10题:

水泥混凝土道路面层常规施工中,振捣器的振动顺序为( )。

A、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梁(轻)→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梁(重)
B、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重)→振动梁(轻)
C、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轻)→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梁(重)
D、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轻)→振动梁(重)→插入式振捣器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261
本题考查的是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振动器的振动顺序为: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重)→振动梁(轻)→无缝钢管滚杆提浆赶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