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温、湿
风向、风速
降水
地温
第1题:
各天气报(含补充)时次,正点前10分钟左右检查自动站数据,发现缺测或异常时,应用现人工仪器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补测的项目为().
第2题:
补测应在正点后()分钟内进行。
第3题:
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站用()代替;其他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2、08、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等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10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
第4题:
自动站数据异常,若无自动记录可代替时,仅在相应定时时次进行人工补测(草温除外),其他时次按缺测处理。若某要素人工观测仪器已按规定撤除,则该要素不再人工补测。
第5题:
自动观测正点数据缺测处理的优先顺序为()。
第6题:
已实现自动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地温记录异常时,正点时次的记录应按照()顺序代替。
第7题:
缺测是指某次定时观测全部未进行并在正点后()(基准站正点后())内未进行补测,每发生一次算()个错情。
第8题:
定时记录中某项或某几项要素缺测,台站应在有关规定时次于正点后5分钟内,进行相应记录的人工补测,并对补测记录作出处理。
第9题:
观测时或观测前有降水,但降水恰在正点(02、08、14、20)或正点之前停止,则()。
第10题:
自动气象站测报质量考核办法中,自动站重大差错中的“缺测”是指:某正点的自动站数据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