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观测时当冻结层的下限深度超出最大刻度范围时,应记录(),并在()。待冻土期结束后,应换用更长规格的冻土器。

题目
填空题
冻土观测时当冻结层的下限深度超出最大刻度范围时,应记录(),并在()。待冻土期结束后,应换用更长规格的冻土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冻土按冻结状态可分为坚硬冻土、塑性冻土和松散冻土。坚硬冻土的特点是( )。

A.冻土中未冻水含量很少,土的强度高
B.冻土中含较多未冻结的水,强度不高
C.冻土的含水量较小,土粒未被冰所冻结,呈松散状态
D.具有一定的塑性

答案:A
解析:
按冻结状态,可将冻土分为坚硬冻土、塑性冻土和松散冻土。坚硬冻土中未冻水含量很少,土的强度高;塑性冻土中含较多未冻结的水,强度不高,具有塑性;松散冻土的含水量较小,土粒未被冰所冻结,仍呈松散状态。

第2题:

A文件某要素指示码和方式位为A6,则表示().

  • A、冻土,其冻结层按全式记录处理,无第二冻结层,每天一组
  • B、冻土,其冻结层按全式记录处理,每天二组。
  • C、冻土,其冻结层按全式记录处理,每天四组,每一、二组分别为第一冻结层的上下限,第三、四组分别为第二冻结层的上下限,无第冻结层需补“0”。
  • D、冻土,其第一冻结层按全式记录处理,无第二冻结层,每天二组

正确答案:D

第3题:

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应:( )

A.大于冻土深度
B.与冻土深度无关
C.小于冻土深度
D.等于冻土深度

答案:A
解析:
地基土有冻胀现象时,基础尽量埋置在冰冻线以下(一般情况下应埋置在冰冻线以下200mm的地方,当冻土深度小于500mm时,基础不受影响)。

第4题:

基础的埋深应大于()m,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当地基土具有冻胀性时应大于土壤的标准冻结深度,在多年冻土地区应遵照相应规范。


正确答案:0.5

第5题:

制作月报表时,冻土深度按观测簿记录顺序,抄录第一、第二栏冻土深度的上限和下限值;第三栏冻土深度的上限和下限值,抄入()。


正确答案:纪要栏

第6题:

在气簿-1中,冻土记录有第三个冻结层时,应将第三层冻土深度的上、下限值抄入气表-1的()。

  • A、备注栏
  • B、纪要栏
  • C、气候概况栏

正确答案:B

第7题:

遇有两个或以上冻结层,应分别测定每个冻结层的上、下限深度,并按()的层次,顺序记入观测簿冻土深度栏。


正确答案:由下至上

第8题:

下列关于冻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冻土是-10℃且含有冰的各类土
B.多年冻土的勘探深度均宜超过多年冻土上限深度的1.5倍
C.多年冻土是指冻结状态连续10年以上不融的冻土
D.冻土地基勘察钻进时,宜采用小孔径,一般应小于108mm

答案:A,B,C,D
解析:
冻土是指温度等于或低于0℃、且含有冰的各类土。多年冻土是指冻结状态连续多年(一般是两年以上)不融的冻土。冻土地基勘察钻进时,宜采用低速钻进,并宜采用大孔径,终孔直径不宜小于108mm。

第9题:

遇有两个或以上冻结层时,应分别测定每个冻结层的上、下限深度,并按由上至下的层次,顺序记入观测簿冻土深度栏。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应()。

  • A、大于冻土深度
  • B、小于冻土深度
  • C、等于冻土深度
  • D、与冻土深度无关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