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气温突变,在稳定封冻期()出现融冰现象,并使冰层脱离器壁而漂浮时,则应立即用测针测读自由水面高度的方法,加测蒸发量。

题目
单选题
由于气温突变,在稳定封冻期()出现融冰现象,并使冰层脱离器壁而漂浮时,则应立即用测针测读自由水面高度的方法,加测蒸发量。
A

自然水池

B

E601型蒸发器

C

80cm口径蒸发器

D

20cm口径蒸发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由于气温突变,在稳定封冻期()出现融冰现象,并使冰层脱离器壁而漂浮时,则应立即用测针测读自由水面高度的方法,加测蒸发量。

A.自然水池

B.E-601型蒸发器

C.80cm口径蒸发皿

D.20cm口径蒸发皿


正确答案:B

第2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 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Olmm
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 度应达到0. 1mm
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 0. 1mm
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1mm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探测根石时,测点可任意确定,发现有突变现象时应去掉该测点、并减少测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以下关于数字式超声波检测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采集、储存数字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的功能
  • B、具有手动游标测读和自动测读两种方式
  • C、当自动测读时,在同一测试条件下,在1h内每10min测读一次声时值的差异不超过±0.2μs
  • D、自动测读时,在显示器的接受波形上,有光标指示声时的测读位置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观测悬锤式或测针式水位计时,应使悬锤或测针()水面,读取悬尺或游标尺在固定点的读数,并在记录的数字前加“-”号。

  • A、埋入
  • B、高于
  • C、恰抵
  • D、低于

正确答案:C

第6题:

封冻期观测水位,应将水尺周围的冰层打开,()碎冰,待水面平静后观读自由水面的水位。

A、消化

B、捞除

C、破开

D、敲碎


本题答案:B

第7题:

E-601蒸发器的观测:在测记蒸发皿的水面高度后,应目测针尖或水面标志线露出或没入水面是否超过(),超过时应向(),使水面与针尖(或水面标志线)()。


正确答案:1.0cm;桶内加水或汲水;齐平

第8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O1mm

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 到0.1mm


正确答案:D

第9题:

以下观察方法不能证明是北半球“夏至日”现象的是()

  • A、测日出时间
  • B、测太阳高度
  • C、测白天长度
  • D、测正午气温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冰凌或封冻期间,应将水尺周围冰层打开、捞除碎冰、待()后再观测水位。

  • A、水面较平稳
  • B、融冰
  • C、水变清
  • D、封河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