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悬沙测验Ⅰ型误差试验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简答悬沙测验Ⅰ型误差试验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文勘测高级技师应能组织开展()测验代表性试验与分析,悬沙测验误差试验,能审核泥沙整编成果。

  • A、单沙
  • B、多沙
  • C、泥沙
  • D、全沙

正确答案:A

第2题:

悬沙测验含沙量Ⅲ型误差试验,在河宽100~300m时,垂线数宜为()

  • A、10~15
  • B、15~20
  • C、20~25
  • D、25~30

正确答案:B

第3题:

悬沙测验Ⅰ型误差试验,使用瞬时仪器的,间歇连续取30个样品作为一组,各观测样品含沙量值作Gi,组平均含沙量值作标准Bi。源误差主要是观测值和标准值的偏差。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悬沙测验含沙量Ⅰ型误差,为垂线上单点取样的()所引起的脉动误差。

  • A、有限历时
  • B、无限历时
  • C、瞬时历时
  • D、长久历时

正确答案:A

第5题:

悬沙测验Ⅰ型误差试验,使用瞬时仪器的,间歇连续取30个样品作为一组,各观测样品含沙量值均作标准Bi。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简答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误差来源?


正确答案:测验方法、测验仪器、操作技术和水样处理。

第7题:

简答一、二类站悬沙颗粒分析Ⅱ型误差试验方法。


正确答案:悬沙颗粒分析Ⅱ型误差试验,在水沙变化较平稳时,应收集各级水位,包括中泓、中泓边与近岸边的不少于30 条垂线的试验资料。试验应采用七点法(水面、0.2、0.4、0.6、0.8、0.9、近河底),各点取样两次取均值,同时测速,并分析颗粒级配。用七点法计算垂线平均颗粒级配作为近似真值,并与简化的取样方法计算的垂线平均颗粒级配比较,进行误差分析。

第8题:

水流、泥沙脉动是悬沙测验时均值的源误差之一。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垂线测速、()方法及计算规则是悬沙测验的源误差之一。

  • A、取用
  • B、取值
  • C、取样
  • D、取货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简答悬沙测验Ⅰ型误差试验方法。


正确答案: 悬沙测验Ⅰ型误差试验,应在不同水位与含沙量级时,在中泓、中泓边和近岸边不同位置的0.6相对水深处实施,收集各种条件下的30组资料。使用瞬时仪器的,间歇连续取30个样品作为一组,各观测样品含沙量值作Gi,组平均含沙量值作标准Bi。使用悬沙仪器的,宜调整测试间歇周期为1(或2、5)s,连续测试不少于300s,按60s或100s滑动计算的含沙量平均值作Gi,不少于300s平均含沙量值作标准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