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坝、堤基或围堰中,由多排孔组成的高喷墙的施工顺序为()。

题目
单选题
在坝、堤基或围堰中,由多排孔组成的高喷墙的施工顺序为()。
A

先上游排孔,后中间排孔,最后下游排孔

B

先下游排孔,后中间排孔,最后上游排孔

C

先下游排孔,后上游排孔,最后中间排孔

D

先中间排孔,后下游排孔,最后上游排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后期水利水电枢纽施工导流一般需要由( )挡水或拦洪。

A.坝坡
B.坝体
C.围堰
D.戗堤

答案:B
解析:
水利水电枢纽施工过程中,中后期的施工导流往往需要由坝体挡水或拦洪。

第2题:

背景资料
斜坡堤施工,基础采用爆炸排淤填石基础,堤心石5~300kg;外侧坡面为扭王字块人工块
体,坝面扭王字块在坡面上竖向放置安装,垂直杆搭在前排的横杆上;内侧坡面为抛石护面,
内外坡度不同,堤身设有防浪墙,抛石棱体。处于台风严重威胁中,拖轮从施工海域拖带施工船舶到防台锚地需7h。项目经理要求施工班组抢工,争取12h 时间完成剩余的15 米坝面施
工,以便形成断面增强抗风浪能力。
问题
说明项目经理在台风严重威胁期继续安排坝面施工是否妥当?说明理由。并说明项目
经理部该做哪些工作。


答案:
解析:
不妥当。船舶撤离时机应确保碇泊施工的船舶及其辅助船舶、设备(包括水上管线和甲
板驳等)在6 级大风范围半径到达工地5h 前抵达防台锚地;拖轮从施工海域拖带施工船舶到
防台锚地需7h,再考虑施工船舶的收工集合作业时间,撤离需要的总时间大于12h。项目工
地在台风严重威胁中,施工船舶在未来12h 以内,遭遇风力可能达到6 级以上。项目经理应
立即组织施工船舶撤离,项目经理要求施工班组抢工是不妥当的。
台风严重威胁中项目经理部安排防台值班;继续跟踪记录、标绘、分析台风动向,向所
辖船舶通报台风最新信息;掌握施工船舶进入防台锚地时间、位置及船舶防台准备情况等。

第3题:

拆除混凝土围堰、岩坎围堰、混凝土心墙围堰时,应先按()破碎混凝土(或岩坎、混凝土心墙)后,再采用()的顺序进行施工。

A.人工拆除机械拆除

B.爆破法机械拆除

C.机械拆除爆破法

D.爆破法推倒法


答案:B

第4题:

某引水枢纽工程主要由重力坝和节制闸组成,其中主坝坝高110.8m,年引水量1.6 亿m3,节制共6 孔,单孔净宽6m,最大泄洪流量550m3/s。该枢纽工程在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方便施工导流和安全度汛,工程施工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围堰采用土石结构。截流闭气后,施工单位进行基坑排水清淤。初期排水过程中,发生围堰边坡坍塌事故,施工单位通过调整排水流量,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问题:指出事件一中初期排水排水量的组成。发生围堰边坡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初期排水总量:应按围堰闭气后的基坑积水量、抽水过程中围堰及地基渗水量、堰身及基坑覆盖层中的含水量,以及可能的降水量等组成计算。
发生围堰边坡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基坑初期抽水强度不当,没有正确控制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导致基坑边坡因渗透压力过大,造成边坡失稳产生塌坡事故。

第5题:

背景资料
斜坡堤施工,基础采用爆炸排淤填石基础,堤心石5~300kg;外侧坡面为扭王字块人工块
体,坝面扭王字块在坡面上竖向放置安装,垂直杆搭在前排的横杆上;内侧坡面为抛石护面,
内外坡度不同,堤身设有防浪墙,抛石棱体。处于台风严重威胁中,拖轮从施工海域拖带施工船舶到防台锚地需7h。项目经理要求施工班组抢工,争取12h 时间完成剩余的15 米坝面施
工,以便形成断面增强抗风浪能力。
问题
关于扭王字块安装是否正确的,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不正确。扭王字块体的安放可采用扭工块体的定点随机安放方法。块体在坡面上可斜向
放置,并使块体的一半杆件与垫层接触,但相邻块体摆向不宜相同。

第6题:

背景资料
斜坡堤施工,基础采用爆炸排淤填石基础,堤心石5~300kg;外侧坡面为扭王字块人工块
体,坝面扭王字块在坡面上竖向放置安装,垂直杆搭在前排的横杆上;内侧坡面为抛石护面,
内外坡度不同,堤身设有防浪墙,抛石棱体。处于台风严重威胁中,拖轮从施工海域拖带施工船舶到防台锚地需7h。项目经理要求施工班组抢工,争取12h 时间完成剩余的15 米坝面施
工,以便形成断面增强抗风浪能力。
问题
简述适用于本工程的爆炸排淤填石施工检测方法及检查指标。


答案:
解析:
爆炸排淤填石施工检测方法有:体积平衡法、探地雷达法、钻孔探摸法。
爆炸排淤填石施工检查指标有:置换淤泥的范围与深度、抛填体厚度、混合层厚度以及
是否有软弱夹层。

第7题:

背景资料
斜坡堤施工,基础采用爆炸排淤填石基础,堤心石5~300kg;外侧坡面为扭王字块人工块
体,坝面扭王字块在坡面上竖向放置安装,垂直杆搭在前排的横杆上;内侧坡面为抛石护面,
内外坡度不同,堤身设有防浪墙,抛石棱体。处于台风严重威胁中,拖轮从施工海域拖带施工船舶到防台锚地需7h。项目经理要求施工班组抢工,争取12h 时间完成剩余的15 米坝面施
工,以便形成断面增强抗风浪能力。
问题
写出防波堤主要分部工程名称,写出施工流程图?


答案:
解析:
防波堤主要分部工程名称为:基础、堤身、护面三个分部工程。
施工流程图为:爆炸排淤填石基础→堤身石→抛石棱体→护面垫层块石→扭王字块人工
护面和抛石护面→防浪墙。

第8题:

混凝土围堰、岩坎围堰、混凝土心墙围堰拆除时,应先采用机械拆除的顺序进行施工,施工遇阻时,可采用爆破法破碎混凝土(或岩坎、混凝土心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2018年)背景:
事件1:主坝帷幕由三排灌浆孔组成,分别为上游排孔、中间排孔、下游排孔,各排孔均按二序进行灌浆施工;主坝帷幕后布置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施工单位计划安排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与帷幕灌浆同期施工。
问题:
1.帷幕灌浆施工的原则是什么?指出事件1主坝三排帷幕灌浆孔施工的先后顺序。


答案:
解析:
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孔,再灌注上游排孔,后灌注中间排孔,每排孔可分为二序。

第10题:


背景


某2级堤防加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有:①背水侧堤身土方培厚及堤顶土方加高;②迎水侧砌石护坡拆除;③迎水侧砌石护坡重建;④新建堤基裂隙黏土高压摆喷截渗墙;⑤新建堤顶混凝土防汛道路;⑥新建堤顶混凝土防浪墙。土料场土质为中粉质壤土,平均运距为2km。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土方工程施工前,在土料场进行碾压试验;高喷截渗墙工程先行安排施工,施工前亦在土料场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了灌浆孔间距、灌浆压力等施工参数,并在施工中严格按此参数进行施工。事件2:高喷截渗墙施工结束后进行了工程质量检测,发现截渗墙未能有效搭接。


问题:


1.指出该堤防加固工程施工的两个重点工程内容。


2.指出土方碾压试验的目的。


3.指出①、④、⑤、⑥四项工程内容之间合理的施工顺序。


4.指出该工程土方施工适宜的施工机械。


5.分析高喷截渗墙未能有效搭接的主要原因。





答案:
解析:

1.重点内容:①背水侧堤身土方培厚及堤顶土方加高;④新建堤基裂隙黏土高压摆喷截渗墙。


2.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压实机具、压实方法、压实参数等,并核实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


3.④→①→⑥→⑤。


4.该工程运距为2km,开挖及运输机械适合采用挖掘机和自卸汽车,自卸汽车上坝卸土,平地机平土,碾压作业可采用羊脚碾碾压,在施工现场还应配备一辆洒水车。


5.高喷截渗工艺性试验场区土质为中粉质壤土,与堤基裂隙黏土存在地质差异,施工中未进一步检验和调整施工参数。



本案例中第1问主要考查堤防加固工程的内容的区分。堤防加固后要满足抗滑稳定、渗透稳定及相应的洪水标准,这些是本堤防工程需进行加固的最主要的目的,由此可以判定该堤防加固工程施工中的两个重点工程内容为背水侧堤身土方培厚及堤顶土方加高和新建堤基裂隙黏土高压摆喷截渗墙。


本案例中第2问主要考查土方碾压试验的目的。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和《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土石坝筑坝材料试验项目包括:调整土料含水率、调整土料级配工艺、碾压试验、堆石料开采爆破试验等。通过碾压试验可以确定合适的压实机具、压实方法、压实参数等,并核实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本案例中第3问主要考查施工顺序的确定。在堤防加固施工中,首先应进行堤基的施工,然后再进行堤顶的施工,故施工顺序为④→①→⑥→⑤。


本案例中第4问主要考查结合工程实际如何确定施工机械。考虑到土料场土质为中粉质壤土,且平均运距为2km,施工中可以采用挖掘机和自卸卡车进行土料的开挖和运输,待自卸卡车将土料运至指定位置时采用平地机将土料铺平,然后采用静压碾压方式即可,在施工现场还应配备一辆洒水车。


本案例中第5问主要考查高喷截渗墙施工工艺。高喷截渗墙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验,以确定灌浆孔间距、灌浆压力等施工参数,并在施工中严格按此参数进行施工。特别是灌浆孔间距的确定更是至关重要,在其他因素一致的情况下,其具体确定主要在于工程地质。工艺试验的中粉质壤土对应的灌浆间距比实际堤基的裂隙黏土对应的灌浆间距要小,且施工中未进一步检验和调整施工参数,因素才造成未搭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