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中,请判断此围堰的级别;计算上游围堰的最小堰顶高程;该围堰的洪水标准多少?

题目
问答题
事件1中,请判断此围堰的级别;计算上游围堰的最小堰顶高程;该围堰的洪水标准多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确定该工程围堰的建筑物级别并说明理由。计算上游围堰堰顶高程。


正确答案:
该围堰的建筑物级别应为生级(2分)。原因:其保护对象为2级建筑物(1分),而其使用年限不足两年(1分),其围堰高度不足50.0m(1分)。建设 工程教育 网  围堰堰顶高程应为施工期设计洪水位与波浪高度及堰顶安全加高值之和(2分),4级土石围堰其堰顶安全加高下限值为0.5m(2分),因此其堰顶高程应不低于150+2.8+0.5=153.3m(1分)。

第2题:

(2014年)背景:
某大(2)型工程,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施工总工期为 3 年。工程所在地主汛期为 6~9 月份,扩建新闸、加固老闸安排在非汛期施工,相应施工期设计洪水水位为 10.0,该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二:施工单位优化施工导流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并开展施工导流 工程设计,其中施工围堰采用均质土围堰,围堰工程级别为 4 级,波浪高度为0.8m。
问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计算事件二中施工围堰 的设计顶高程;该围堰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应为多少?


答案:
解析:
10+0.8+0.5=11.3m;1.05。

第3题:

纵向围堰堰顶高程,要与束窄河段宣泄导流设计流量时的水面曲线相适应。因此( )。

A.纵向围堰的顶面往往做成阶梯状或倾斜状

B.上游部分与上游围堰同高

C.上游部分比上游围堰稍高

D.下游部分与下游围堰同高

E.下游部分比下游围堰稍低


正确答案:ABD

第4题:

计算土围堰的堰顶高程,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河道宽度
B、施工期水位
C、围堰结构型式
D、波浪爬高
E、安全超高

答案:B,D,E
解析:
2020版教材P65页
土围堰堰顶高程的确定,取决于施工期水位及围堰的工作条件。

第5题:

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由( )决定

A、纵向围堰的顶面
B、下游水位高程
C、波浪爬高
D、围堰的安全超高
E、上下游水位差

答案:B,C,D,E
解析:
2018新教材P57

2.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由式(2F312013-2)决定:Hu=hd+z+ha+δ式中Hu——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m);z——上下游水位差(m);hd——下游水位高程;ha——波浪爬高;δ——围堰的安全超高谷,故答案为BCDE

第6题:

某工程采用不过水土石围堰,围堰级别为4级,基坑上游围堰挡水位为30m,下游围堰挡水位为29.4m,上下游水位差为0.6m,波浪爬高为0.5m,该工程上游围堰堰顶高程至少应为( )。

A.31.0m
B.31.5m
C.31.6m
D.32.1m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围堰工程。上游围堰堰顶高程=30+0.5+0.5=31m。

第7题:

某工程采用不过水4 级土石围堰,基坑上游围堰挡水位为30m,下游围堰挡水位为29.4m,上下游水位差为0.6m,安全超高为1.0m,该工程上游围堰堰顶高程至少应为( )。

A.31.0m
B.31.5m
C.31.6m
D.32.1m

答案:B
解析:
堰顶高程不低于设计洪水的静水位与波浪高度及堰顶安全加高值之和。不过水4 级土石围堰波浪爬高为0.5m,所以上游围堰堰顶高程至少应为30+1.0+0.5=31.5m。

第8题:

在围堰具备蓄水能力时,堰顶高程主要通过()来确定。

A、坝顶高程

B、正常高水位

C、调洪计算

D、水力实验


参考答案:C

第9题:

(2017年)计算土围堰的堰顶高程,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河道宽度
B、施工期水位
C、围堰结构型式
D、波浪爬高
E、安全超高

答案:B,D,E
解析:
考点:围堰堰顶高程的确定。堰顶高程的确定,取决于施工期水位及围堰的工作条件,工作条件包括波浪爬高和安全超高。

第10题:

某工程采用不过水土石围堰,基坑上游围堰挡水位为20m,下游围堰挡水位为19.4m,上下游水位差为0.6m,波浪爬高为0.5m,安全超高为1.0m,该工程下游围堰堰顶高程至少应为( )。

A:20.9m
B:21.5m
C:21.6m
D:22.1m

答案:A
解析:
下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由下式决定:Hd=hd+ha+δ,式中:Hd——下游围堰的堰顶高程(m);hd——下游水位高程(m),可以直接由原河流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中找出;ha——波浪爬高(m);δ——围堰的安全超高(m),一般对于不过水围堰可按规定选择,对于过水围堰可不予考虑。所以下游围堰堰顶高程=19.4+0.5+1.0=20.9(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