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术语“谓”和“谓之”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题目
问答题
训诂术语“谓”和“谓之”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训诂术语中“之言”“之为言”是();“谓”是以()义;“貌”是();“犹”是()。


正确答案:说明假借和进行声训;具体的含义解释一般性的含义或比较抽象的含;说明被训释词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说明词义在上下文中的具体含义或解释词义的引申。

第2题:

简述训诂术语“谓”和“谓之”的异同。


正确答案:训诂术语“谓”和“谓之”相同的是都可以用来解释词义,但其作用和解释时的方式不同。“谓”一般用来表示以一般释特殊或以具体释抽象,“谓之”一般用来分辨同义词和近义词;用“谓”时被解释的词语放在其前。如《论语》何晏注,“后生谓少年。”用“谓之”时被解释的词语放在其后。如《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第3题:

对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加以辨析,用于被释词之前的训诂术语是()。

A.谓

B.言

C.曰

D.为

E.谓之


正确答案:CDE

第4题:

“之言”、“之为言”与“言”这两类训诂术语在用法上和旨趣上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之言”和“之为言”这一类古注术语一般都是声训,即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目的在于探求事物全句之义的;而“言”这种术语则是用来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包括来串讲文意的。所以二者有着明显的不同。如《论语》“为政以德”,朱熹注:“政为之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这是用同音字“正”来解释“政”的得名之源;《诗经》:“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郑笺:“匍匐,言尽力也。”这是用“言”这个术语来解释词语的意义。

第5题:

下列训诂术语用于串讲文意的有()

  • A、言
  • B、曰
  • C、犹
  • D、谓
  • E、谓之

正确答案:A,D

第6题:

“木陈,谓木久旧也”中的训诂术语“谓”()

  • A、表通假
  • B、表注音
  • C、表释义
  • D、表校勘
  • E、表示按语

正确答案:C

第7题:

训诂术语中,说明被释词是虚词的术语是()。

  • A、辞
  • B、貌
  • C、言
  • D、谓
  • E、词

正确答案:A,E

第8题:

与其他三个术语使用方法不同的一个是

A、曰

B、谓

C、为

D、谓之


参考答案:B

第9题:

对下列训诂术语按类分组时,分组正确的是()。

  • A、谓、谓之
  • B、谓之、为
  • C、谓之、之为言
  • D、之为言、之言
  • E、言、谓

正确答案:B,D

第10题:

简要说明“谓”和“谓之”这两个术语的不同用法。


正确答案:位置不同,作用不同,被解释的词和解释的词在它们前面或者后面;谓之不仅是用来解释词意的而且还是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的差别的。谓用来解释的词往往是用来说明前面的词所指的范围或者隐射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