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穆旦诗歌的艺术成就。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穆旦诗歌的艺术成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穆旦的诗歌富有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辩,是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穆旦的诗歌具有思维复杂化,情感线团化的特点。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诗歌《赞美》的作者是()。

A、穆旦

B、朱自清

C、郭沫若

D、艾青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杜甫的诗歌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数十年间的社会现实,他深切地关切人民命运;无比热爱祖国,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无情地揭露和讽刺统治阶级的各种祸国殃民的丑行。他的诗歌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形象记录,故被称为“诗史”。在诗歌的艺术方面,他的诗各体兼备,尤以五、七言律诗、长篇五古和七言歌行成就最高。他的诗歌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推陈出新,集前人之大成,形成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称为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典范,影响巨大而深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第5题: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
(2)诗歌的语言在朴素中又体现出十分精粹的含义,这朴素中含有淡淡的韵味,这种韵味主要是讲究对形象的刻画,对词语的运用.
(3)陶渊明的田园诗往往造出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情和景的交融.陶渊明的田园诗除了一些议论的句子外,大多是客观朴实的描写,包涵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浓厚情趣,这种情趣,经过一种朴实平常的景物描写,意向描写加以表现构成了一种淳厚的意境。

第6题:

穆旦与冯至的诗歌都具有哲思,但穆旦的诗歌更多的思考了对现实的苦难和矛盾。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怎样理解穆旦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特征?


正确答案: 穆旦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特征表现在:他以时代良心的代表和知识分子的代言人身份,以独具的玄学气质、独特的生存体验、痛切深邃的情感和自觉的诗心、“血液的激荡”去感受世界,去深掘历史和现实背后的“阴谋”与“黑暗”,以强烈的怀疑精神避视人的生存状态,同时展开毫不留情的自我剖析,揭示出一个长期的文明规范下已僵化朽烂、失去生命强力的社会,对个体灵魂的扭曲变态,对“残缺的我”的精神戕害。他将个体置身于社会与自我、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圆满与残缺、历史与现实、创造与毁灭、诞生与谋杀、丰富与无有等等多重对立冲突中,进行冷静自省,抛弃了简单化的二元对立观,在众多意象、观念的彼此渗透、转化中形成诗歌内涵的强劲张力

第8题:

穆旦诗歌《我》怎样表达了“残缺的我”的主题?


正确答案: 《我》写出了现代社会个体命运的“残缺性”及孤独本性,是穆旦诗歌中现代意味最为强烈的一首。
全诗共四节,前两节通过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时间(“时流”)和空间(“子宫”),标明了“我”的被锁闭状态:“锁在荒野里”。“我”不断挣扎,仍不能溶人历史和人群。
后两节通过“遇见”,表达了“冲出樊篱”的决心和向外发展的愿望,结果却是“更深的绝望”,并由此揭示出人的两难境地。

第9题:

穆旦诗歌艺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一是他从对“丰富,和丰富的痛苦”以及“残缺的我”的体验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张力之美”,并使九叶诗派的“新诗戏剧化”的主张得以实现。
二是通过“用身体思想”的个人化方式让知性的内容直接成为可感的艺术形象,很好地体现了九叶诗派“感性与知性融合”的诗学主张。
三是通过追求“非诗意”的方式来达到对传统诗意的反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用“现代的诗形”来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

第10题:

简述《登高》和杜甫诗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盛唐伟大诗人,与李白同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并称“李杜”。杜甫生活于唐王朝由盛转衰、祸乱迭起的时代;在政局日趋腐败的形势下,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破灭。坎坷困顿、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民生疾苦、社会矛盾以及国事危艰,有深刻的观察与切身的感受。其诗全面而忠实地反映了所处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而兼具多种色调。古近律绝、长篇短制等各体皆精,尤其对七律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今存诗一千四百余首。传世名作有《望岳》、《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北征》、“三吏”、“三别”诸诗以及《登高》、《秋兴》、《登岳阳楼》等。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秋天(767)。,杜甫在夔州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望夔州秋江的景色,倾诉了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心情。诗歌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八句全对,一气流转,给人均齐对称的美感而不见斧凿之痕。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严谨的格律,诗人把家愁与国恨紧密交织,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更让人感到这位诗人伟大的人格。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所览之景苍凉雄浑,所抒之情沉郁悲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是一曲卓绝千古的秋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