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网络传播正式进入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时间是()

题目
单选题
电脑网络传播正式进入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时间是()
A

20世纪80年代初期

B

20世纪80年代中期

C

20世纪90年代后期

D

20世纪90年代初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分析围绕国际新闻传播产生的斗争


参考答案:国际新闻传播始终存在问题和矛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传播力量悬殊、国家间信息不对称,传播内容不客观、不公正;这场斗争集中体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不结盟国家这两个国家舞台上;斗争的目标有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等五个方面;斗争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复杂而严峻的格局。

第2题:

19世纪中期以来,国际新闻传播的主要力量或主渠道一直是()

A国际广播

B国际电视

C新闻通讯社

D电脑网络传播


C

第3题:

小道消息是传播正式信息的非正式网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企业文化传播网络建设只包括正式传播网络,不涉及非正式网络。

A

B



第5题:

电脑网络传播正式进入国际新闻传播领域是在()

A20世纪80年代初期

B20世纪80年代中期

C20世纪90年代初期

D20世纪90年代末


C

第6题:

试述国际新闻传播发展历程中的规律性特点。
纵观几百年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几个规律性的特点:
第一,国际新闻传播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密切。国际政治经济交往频繁或斗争激烈、都会推动国际新闻传播的兴盛;而国际新闻传播又会给这种交往或斗争以重大影响,它往往为这种交往或斗争服务,成为各自国家参与这种交往或斗争的工具。
第二,国际新闻传播还同传播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由于距离较远,国界限制严格,因而传播技术状况对国际新闻传播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国内传播的影响。国际传播的客观需要不断催促着传播技术的更新,而传播技术的进步又不断增添或更新着国际传播的样式。
第三,国际新闻传播的总体走向是:传播时效越来越强,传播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渗透力越来越大,扩散面越来越广。
第四,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又始终贯穿着矛盾和斗争。少数强国、富国往往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处于优势地位,按照它们的政治需要和价值观念采制的内容往往在世界上广为传播,甚至操纵世界舆论,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威胁或损害;而广大弱国、穷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社会稳定和传统文化,不得不对这种外来传播加强管理甚至抵制,并且努力发展自己的对外传播与之较量与抗争。

第7题:

电脑网络传播正式进入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时间是()

A20世纪80年代初期

B20世纪80年代中期

C20世纪90年代后期

D20世纪90年代初期


D

第8题:

请分析电脑网络传播兴起的过程和特点


参考答案:电脑网络兴起过程:1、三方面技术发展(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2、电脑网络传播信息的三种方式(网络浏览、电子邮件、电子论坛)
电脑网络的特点:1、高度的综合性;2、高度的交互性;3、高度的灵活性;4、高度的渗透性。

第9题:

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不合理、不公正现象,试申述之。
第一,是两者的新闻传播力量悬殊,发展极不平衡。例如,据联合国20世纪80年代统计,占世界人口1/4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报纸发行量的3/4。又如,发达国家几乎都有新闻通讯社,有的国家甚至有几十个,它们建立了覆盖全球的庞大通讯网络,可是发展中国家还有30多个没有自己的通讯社。
第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闻信息的流向不合理,基本上都是前者流向后者,而由后者流向前者的却微乎其微。
第三,国际新闻传播的内容存在种种不客观、不公正、不健康的现象。西方新闻机构总是按照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来筛选、采制新闻,播发的新闻报道往往带有严重的主观偏见。比如,它们往往渲染发展中国家的阴暗面,给人以毫无希望的印象;它们往往随心所欲地对发展中国家的事务妄加评说。这些都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与发展。此外,伴随着西方新闻传播而来的文化传播,又含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

第10题:

论述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正确答案: 一、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规律性:
1.国际新闻传播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密切。
2.国际新闻传播同传播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
3.国际新闻传得总体走向是:传播时效越来越强,传播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渗透力越来越大,扩散面越来越广。
4.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始终贯穿着矛盾和斗争,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成为长期重要的课题。
二、世界新闻传播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具体表现在:
1.传播力量的不平衡。传播力量多集中在发达国家,而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传播力量严重不足,传播力量分布的不平衡,必然导致信息传播本身的不平衡。
2.信息流向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信息流向不合理,基本上都是由前者流向后者,而由后者流向前者的却微乎其微。
3.传播内容的不平衡。国际新闻传播的内容存在着种种不客观、不公正、不健康的现象。西方新闻机构勃发的新闻报道往往带有严重的主管偏见,往往包含明显的政治倾向,这些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而必遭到当地社会的拒斥与反对。
三、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1.第一阶段: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大众传播媒介和国际了解”讨论会,首次提出新闻传播不平衡的问题,认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1976年,第一次鲜明提出了建立国际新闻新秩序的口号,由此,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第二阶段: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上,肖恩 麦克布赖特提交《多种世界,一个世界》的调查报告;1987年,通过《哈拉雷宣言》,呼吁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在传播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四、建立新秩序的构想
1.按照国与国质检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从事国际新闻传播活动,反对国际新闻垄断。
2.新闻传播媒介在整个世界分布应力求合理。
3.实行平等互利的新闻交换原则,逐步实现新闻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和信息流动的均衡化。
4.坚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反对主观偏见,反对歪曲、造谣、诽谤行为。
5.强调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
6.各国在平等基础上共同参与制定国际新闻传播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