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上古声母材料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研究上古声母材料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谐声偏旁。谐声偏旁是考求上古韵部的依据之一,考求上古声母,也可以利用谐声偏旁,例如:“扮”从“分”声;悲从非声,由此可以推知扮跟分、悲跟非的声母相同
2.异文。异文是同一种语言材料而文字写法不同的情况。例如:匍匐,《谷风》写“匍匐”,《礼记》写作“扶服,《左传》写作“蒲伏”。由此可以推知“匍”“扶”“蒲”的声母相同
3.反切。同一个被切字而其反切上自不同。这就称为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之一。例如:《诗经》“蕴隆虫虫”中“虫,《经典释文》记载有两个反切:直忠和徒冬反,可见,“虫、直和徒”的声母应该相同。
4.读若。读若是反切产生以前的注音方法,因而能够反映出古人的读音。例如:“扮”“粉”的声母相同5.声训。声讯的特点是:“同声为训”,即用来解释的字与被解释的字读音相同或相近。例如:“邦,封也。”从声母的角度考察,“邦”与“封”的声母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
6.现代方言。方言口语中往往保存着古音,可以用来考证上古的声母。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钱大昕在上古声母的研究上提出了()。

A、“古无轻唇”说

B、“古无舌上”说

C、“娘日归泥”说

D、“喻四归定”说

E、“喻三归匣”说


参考答案:AB

第2题:

研究《广韵》声母、韵母的主要材料是该书中()材料,前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系联法,最早运用这种方法研究《广韵》声母、韵母系统的学者是清代的陈澧;其在音韵学上的代表作是《切韵考》。


正确答案:反切

第3题:

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和韵部的个数分别是()

A、28,30

B、30,32

C、32,30

D、30,28


参考答案:C

第4题:

简述钱大昕在上古声母研究方面的贡献。


正确答案: 钱大昕在上古声母研究方面的主要结论有:
(一)古无轻唇音:即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並明”。轻唇音是唐末宋初时期才从“帮滂並明”四母中分化出来的。
(二)古无舌上音:钱氏称作“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代从”端定泥“中分化而出。
(三)“古人多舌音:是指中古的“章昌船书禅”这组音在上古也读作舌头音“端透定”。
(四)“古影喻晓匣双声”:指中古的“影喻晓匣四母在上古大体相同,古人不甚区别。
钱氏的四项结论中前两项论据充分,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第5题:

关于上古声母,黄侃提出了()的观点,王力对上古声母系统最后定为()个声母。


正确答案:照二归精;32

第6题:

根据“古无轻唇音”的规律,现在的轻唇音声母f是从上古时期重唇音声母()中分化出来。

A、f

B、p

C、m

D、b


参考答案:BD

第7题:

简述由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声母的主要演变及条件。


正确答案: 第一,从重唇音三母中分化轻唇音非、敷、奉、微四母,分化是以韵母为进行条件的:上古重唇音的合口三等字演变成非、敷、奉、微,一、二、四等和开口三等仍然念帮、滂、并、明。
第二,从舌头音端、透、定三个声母中分化出舌上音知、彻、澄三个声母。分化以韵母为条件进行:韵母为一、二等的字仍然念舌头音,韵母为三四等的字演变成舌上音。
第三,喻三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与原来的喻母合并。分化的条件是:一、二、四等仍然读匣母,三等字演变成喻母。
第四,上古喻母由舌尖中音演变成喉音,与从匣母中分化出来的喻三合并。

第8题:

先秦古声母研究的成就中对上古唇音和舌音的研究成果有()

A、古无轻唇音

B、娘日归泥

C、喻三入定

D、古无舌上音


参考答案:AD

第9题:

中古“照二”组声母在上古与()组声母接近,中古“照三”组声母在上古与()组声母接近。


正确答案:精;章

第10题:

什么叫声母?传统音韵学的声母有哪些另外的称谓?


正确答案:声母指一个音节的开头部分。在传统音韵学中,声母简称“声”,又称“纽”,还可以合起来叫“声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