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府在近代出版过哪些公开发行的官报?颁布布过哪些新闻法律?

题目
问答题
清朝政府在近代出版过哪些公开发行的官报?颁布布过哪些新闻法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下列何种情况下,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如在申请日以前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并不丧失新颖性()

A.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裹过

B.在国内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C.在国外公开使用过

D.在国内公开使用过


参考答案:C

第2题: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展过哪些活动?
举办新闻班,聘请徐宝璜为教授主讲新闻学,聘请邵飘萍讲采访学,开始了大学新闻学教育,创办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新闻学研究刊物《新闻周刊》,出版了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第一本新闻采访专著是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第3题: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 )情形的,不丧失新颖性。

A、该发明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B、该发明在国内出版上公开发表过

C、该发明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D、该发明在国内公开使用过


参考答案:C

第4题:

在()情况下,申请专利的发明如在申请日以前有同样的发明并不丧失新颖性。

  • A、该发明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 B、该发明在国内出版上公开发表过
  • C、该发明在国外公开使用过
  • D、该发明在国内公开使用过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下列哪些与出版物发行关联的活动应当接受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 A、储存
  • B、运输
  • C、投递
  • D、散发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申请专利的发明,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有同样的发明但并不丧失新颖性的是( )。

A.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B.在国内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的

C.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D.在国内公开使用的


正确答案:C
C。本题考查发明的新颖性问题。我国专利法第24条有规定。

第7题:

邹韬奋办过哪些报刊和出版社?为什么说他是“人民的喉舌”?


正确答案: 邹韬奋(1895~1944)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出生于福建永安,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五·四”运动期间参加过《上海学生联合丛刊》的编辑工作。1922年,由黄炎培介绍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担任编辑股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同时编译《职业教育丛书》。
1925年,参加中华职业教育机关刊物《生活》周刊的创办并任该刊的撰稿人。1926年10月起接任该刊主编,使该刊从单纯讲职业教育和青年修养转变为讨论社会政治问题,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周刊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为此而发起了援助东北抗日将士的捐款运动。淞沪战争期间,增印了《上海血战抗日画报》,还办了“生活周刊伤兵医院”,积极支持淞沪杭战前线。《生活》成了全国著名的抗日救国刊物,销量增至15.5万多份,创当时杂志发行量最高纪录。1932年7月,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7月,因国民党迫害,《生活》停刊,邹韬奋被迫流亡国外,先后赴英、法、美和苏联进行社会考察,世界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以力求民族解放,铲除封建残余和克服个人主义为三大目标,销量达20万份。可惜出版至16期即被国民党查封。1936年6月17日邹韬奋又在香港创办了《生活日报》,后迁往上海出版,改名《生活星期刊》。1936年11月22日,他与救国会的其他6名领袖一同补捕,成为轰动全国的“抗日救国七君子”之一。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获释,又在上海创办《抗日》三日刊。1938年7月赴汉口,担任《全民抗战》主编。该刊以宣传全面抗战和争取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发行量达30万份。1941年2月皖南事业变后再次出走香港,同年5月在香港复刊《大众生活》,并参与筹办《华商报》。1942年香港沦陷后,在党的帮助下撤到苏北解放区。1944年7月24日病逝于上海。中共中央追认他为共产党员。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他被誉为“人民的喉舌”,是当之无愧的。为人民大众利益服务的宗旨,是邹韬奋办报的基本思想。开始办报刊时,他强调要“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鹄的”,要“替民众里最苦的一部分”呼吁。他的世界观发生变化以后,办报思想从同情人民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把为民众服务同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联系起来,强调报刊要反映“爱国爱民族的同胞的民意”,要为造就民族解放的英勇斗士而努力。
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准则,保持着崇高的报格。韬奋一生从事新闻出版事业,始终不向黑暗势力屈服。他创办和主编的报刊不随风倒,不媚世俗,更不投靠国民党政府,而“永远立于人民大众立场”。抗战初期,蒋介石曾派人拉拢韬奋,后又加以威胁。韬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勇敢地站在中国人民抗日宣传的第一线,“讲人民大众想讲的话,讲国民党反动不敢讲的话,讲《新华日报》不便讲的话”。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对读者极端负责任。韬奋办报刊历来主张“不以赢利为目的”尽量低销售价,使读者买得起。就连登载广告,“也和言论新闻一样,是要向读者负责的”。真诚地为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为读者“服务精神”,并身体力行。如《生活》周刊就开展了为读者代购书报、代购物品、找律师、请医生等服务工作。依靠人民大众办报,和读者保持紧密的联系。邹韬奋认为,中国大众是报刊的父母,新闻记者不过是受父母委托的“保姆”。因此他非常重视读者来信,在报刊上开辟《信箱》专栏,每年都收到数万封读者来信。读者在信中要求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他总是用“全副精神答复”。通过与读者的通信联系,他直接了解到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疾苦,因而增强了报刊言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所以,邹韬奋把读者来信称为“本刊真正的维他命”,“写作思想的源泉”。

第8题:

在()情况下,申请专利的发明如在申请日以前有同样的发明并不丧失新颖性。

A.该发明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B.该发明在国内出版上公开发表过

C.该发明在国外公开使用过

D.该发明在国内公开使用过


参考答案:C

第9题:

下列哪些电镀颜色在电镀前需精抛光(过布轮)()

  • A、青古铜
  • B、铬
  • C、镍
  • D、尼龙镍

正确答案:B,C

第10题: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颁布过哪些涉及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告?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太平天国革命中发布过《改定诗韵诏》、《钦定军次实录》、《钦定士阶条例》、《戒浮文巧言谕》等一系列文告。
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要文学思想:
(1)反对吟花咏柳、脱离社会现实的文学创作倾向,提出将作品(如《诗经》)中的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
(2)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作家的思想修与文学的创作的关系,提出“文艺虽微,实关品学”,“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3)强调“文以纪实,浮文在所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主张存真去伪,去浮存实。太平天国的文学思想,属于劳动人民的思想文化层次,代表了革命农民要求建立自己的文化思想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