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桃花源诗并记》的艺术特点。

题目
问答题
试析《桃花源诗并记》的艺术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析顾况诗和李益诗的风格特点。


正确答案: (1)顾况的诗主要体裁是古诗和乐府,诗歌内容以反映人民疾苦、针砭时弊为主。在内容和形式上很可能给中唐元、白等人写新乐府予以启发和影响。顾况创作上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极为重视从慷慨吐清音的吴楚民歌中汲取营养,将古体诗与民歌有机结合起来,诗风通俗明快真率自然。如《苔藓山歌》:“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妙趣横生,音调流畅自然,比喻新颖奇兀。他的一些五七言绝句受民歌的影响也很明显,如《山中》:“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顾况的诗具有想像大胆奇特,情感真挚,形象真实生动,通俗坦易而又化俗为奇的艺术风貌。如《归山作》:“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不仅奇思异想,且充满狂放之气,如《悲歌》其二:“我欲升天天隔霄,我欲渡水水无桥。我欲上山山路险,我欲汲井井泉遥。……”想像过人,章法结构也纵横有致。
(2)李益的诗较突出地表现了大历诗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唐余韵,也有中唐先声。诗中感伤情调,实具大历的时代特点:“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李益边塞诗的内容较丰富。因为他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体验。边塞诗写得又多又好。他继承盛唐边塞诗的风格,诗中不乏豪情壮志。他在《塞下曲》中说:“优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这种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确为盛唐之音。然而李益的时代,因不满战乱而产生的厌弃远戍的哀怨伤感情绪急剧增加,反映在边塞中,又有一种低沉悲怆的情调。其《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云:“……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李益诗各体皆工,尤以七绝为第一。他的边塞诗也以七绝最为著名,如《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明看。”又如《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景抒情,注重于瞬间感受中捕捉诗意,偏于较精细深婉的心态描写,且经常通过画外声来渲染悲怆情绪,韵味尤为深远。

第2题:

最早的完整写景诗是()。

  • A、《桃花源记》
  • B、《离骚》
  • C、《观沧海》
  • D、《燕歌行》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东晋陶渊明的著名作品有( )。①《归园田居》②《饮酒》③《桃花源诗并记》④《咏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B

第4题:

试析《桃花源诗并记》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桃花源诗并记》的艺术特点是:主要表现在情与景的统一。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都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之中。

第5题:

试析《诗经.卫风.氓》一诗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氓》是首弃妇怨诗,主人公自叙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全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对妇女的压迫与损害。
(2)带有很强的叙事性,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讲述故事。
(3)善于刻画人物。这首弃妇诗歌最成功处,是它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主人公形象。
(4)运用了夹叙夹议,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全诗以叙述为主,其中又含较重的抒情议论成分;善用对比手法,如氓的残暴虚伪与女主人公的善良勤劳忠贞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兴手法的运用,桑之未落,桑之落矣等,即是比喻,以桑喻人,同时又是起兴,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以桑叶、桑葚和贪吃桑葚的斑鸠为比兴象征夫妇之间感情的变化,表现她悔恨心情的同时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用比兴诉说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有对往事的回忆,有痛定思痛的总结,有对别人的告诫,表达了自己的痛苦
(5)语言通俗质朴,富于生活气息,如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即见复关,载笑载言,形同口语,语言清新活泼,表情达意,极为本色。

第6题:

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是(),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正确答案:田园生活

第7题:

试评《桃花源诗并记》所寄寓的理想。


正确答案: 《桃花源诗并记》所描绘的理想乐园,反映着小生产者的理想与愿望。这个理想与愿望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其思想意义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极大否定,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在艺术上,《桃花源诗并记》也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它形象鲜明,描绘出一个理想高远的境界,语言简炼,质朴而自然。作品里的每一情节、每一人物、每一景象都无不刻划得细致入微、生动逼真。
这些艺术成就对后来作家与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指出,《桃花源诗并记》中所描绘的理想世界,只能是一种幻想。这种幻想,可能产生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第8题:

试析《红与黑》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红与黑》是斯丹达尔的代表作。作品通过主人公于连·索黑尔短暂的一生,艺术地再现了法国十九世纪最初三十年的社会风貌,突出地描写了波旁王朝时期复辟与反复辟的尖锐斗争。《红与黑》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首先,斯丹达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红与黑》中,作者通过于连生活的不同阶段具体描写了三个典型环境:唯利是图的维立叶尔城,森严恐怖的神学院,阴险伪善的巴黎。这些环境对于连性格的发展和变化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次,《红与黑》表现出高超的心理分析技巧。斯丹达尔被称为“人类心灵的观察家”,他擅长用细腻生动的文笔来描写人类心理极其微妙的变化,来展示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在作品中,他对于主人公于连在不同环境中的感受、关键时刻的内心斗争、爱与恨、骄傲与自卑等心理活动,都刻画得十分具体真实。此外,《红与黑》结构完整严密。作品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选择了三个典型环境,从维立叶尔城到贝尚松省神学院,再到巴黎的贵族社会。三个典型环境的转换衔接自然顺畅,它们由偏僻外省到首都巴黎,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深入,脉络清晰。这种逐层升高、阶梯式的结构和于连的奋斗进程构成有机的联系。

第9题:

东晋陶渊明的著名作品有()。①《归园田居》②《饮酒》③《桃花源诗并记》④《咏怀》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桃花源诗并记》有何思想意义?


正确答案: 《桃花源诗并记》的思想意义是:作品通过描绘一个没有君主、没有赋税、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追求安乐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