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如何?

题目
问答题
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鉴赏是批评的基础,批评不仅是鉴赏的提高,也是鉴赏的指导,这里所讲的文学接受是广义的,狭义的文学接受是鉴赏性接受。文学鉴赏之所以通常也称为文学接受,是因为实现作品的价值或社会功能,最终都通过个体性鉴赏来完成。因此,就狭义而言,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的关系,也就是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的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儿童文学鉴赏是开展正常的儿童文学批评的基础。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知音》是《文心雕龙》的第48篇,是关于()

  • A、文学起源论
  • B、文学创作论
  • C、文学结构论
  • D、文学批评和鉴赏论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下面不属于儿童文学批评性质的是()

A.儿童文学批评是美学的批评

B.儿童文学批评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历史批评

C.儿童文学批评是一种具有自身特点长的科学研究活动

D.儿童文学批评是一种鉴赏活动


参考答案:D

第4题:

如何理解文学批评?


正确答案: 广义的文学批评是随着文学的产生而出现的,在中外文学史上,批评是和文学史一样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这个时期文学还处于朦胧的、不明确的时期。文学观念开始萌芽,“诗言志”作为开山纲领不仅反映了周朝的文艺观,而且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大传统。与此同时以儒家诗论为中心的文学批评也开始形成。孔子著名的“兴观群怨”说,较为全面的总结了文学艺术的各种功能。孟子则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知言”、“养气”的文艺创作观念。汉代文论在先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出现了《毛诗序》、《楚辞章句序》、《诗谱序》这样一批理论性强,观点鲜明的文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论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部作家论专篇——曹丕《典论·论文》和系统的作家专章——刘勰《文心雕龙》的《程器》篇和《才略》篇。与此同时,由于文学创作在此时不在以取悦皇室为目的,而追求个性生命和情感愉悦,因此在文论方面也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缘情说,心物交融说和动静相济说。除此之外还有古代文论史上第一篇鉴赏论专篇《文心雕龙·知音》篇,和第一部诗歌品评的专著《诗品》。到了唐宋金元时期,文论开始朝多元化发展。其诗学理论以“意境”为中心,广泛涉及诗歌的本质与功能、诗人修养、创作技法、音韵格律、诗境风格、欣赏批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散文方面,主要是以“载道”为核心的散文理论,而词、曲、小说理论也开始兴起。到了明清时期,小说理论空前繁荣,出现了李贽、金圣叹、毛宗纲、张竹坡等一大批文学批评家。除此之外无论是在戏曲方面还是在诗词方面也同样取的了巨大的成绩。到了近代作为文化转型时期的近代文论,在启蒙精神和外来理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新的批评风格。出现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西方文学批评的概念和批评的现象的出现也并不是一致的。西方的文学批评起始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对《伊利亚特》、《奥德赛》、《俄底浦斯王》等进行了具体的评价,而且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美学原则。古罗马时期在继承希腊传统基础上出现了贺拉斯的《诗艺》和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和批评家大都遵从古典原则,以古代为正统,同时也尝试创新。随后于17、18世纪出现的新古典主义批评,加强了古典主义的传统和规范。到了18世纪文学批评界普遍强调模仿自然的法则。而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荣,正是又古典主义规范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盛时期实现的。正是在这种融合的基础上,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批评作品。而到了20世纪随着西方文论的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批评模式,对整个文学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概念是随着文学历史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发展。它既是文学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也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作为一种文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来看,它属于接受范畴,它对于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甚至包括自身在内都要加以分析和评价。而这种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意识形态评价。由此可见文学批评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具有一定的学科性,但是它的实践性、倾向性、争论性和社会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它既需要感性思维,也需要理性思维,具有双重性质。

第5题: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文学发展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文学批评作为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原则和历史发展过程,与文学理论、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史一同构成狭义的文艺学,作为一门科学,它面对一切文学现象力图总结和概括出它的本质和规律,事实上许多接触的文学批评论著也确实解释了文学活动中的某些规律及其本质特征,与文学理论、文学发展史等临近的学科或科学相比,文学批评具有更鲜明的倾向性和现实针对性,或者说,它的意识形态性更强。

第6题:

试述文学批评与鉴赏中努力达到“知音”。


正确答案: (1)由于文学作品是丰富多彩的,风格各异的,鉴赏者的生活经历、学识、审美趣味不同,对作品的感受、喜爱、领悟和评价亦随之不同。他提出批评鉴赏专利申请尖有“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态度。前者是不因作者地位的高低贵贱而影响鉴赏和评价;后者则不以自己的偏好为衡量的尺度和标准。前者关系到欣赏的原则,后者关系到批评者的学术胸襟。
(2)刘勰认为,只要具备相应的学识修养,掌握正确的方法,“音实可知”。关键在于鉴赏批评者的“识照”能力。他提出要“务先博观”的要求,广泛地阅读,读得多才能有比较,在比较中方能鉴别高低优劣。但“博观”不仅仅是阅读、欣赏,还包括实践。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不亲自体验创作的甘苦,又怎能成为作家的“知音”呢,因此,他认为多读多写乃是批评鉴赏者加强自身学识修养,提高鉴赏能力和防止片面性的重要途径。他要求具有广博的学识素养和丰富的阅历,他是把这两者作为从事文学创作和批评、鉴赏的基本素养和条件来要求的。
(3)他还指出:在欣赏评价作品时必须遵循其自身规律,讲究具体方法。“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即显”,这就是说:与创作时由“情”到“文”(辞以情发)的思维程序不同,文学欣赏是“披文以入情”,即由对作品的形象感知入手,进而体悟、理解,甚至进一步去丰富、补充作品的“情”。
(4)刘勰提出鉴赏作品的具体方法:“一观位体”,看作品对内容即“情理”的安排;“二观置辞”,看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三观通变”,看作品在继承和创新方面有无特色;“四观奇正”,看作品是否做到了“执正以驭奇”,适应时代发展;“五观事义”,是看作品用典是否贴切;六观宫商,看其音韵是否和谐、富音乐美。“六观”是刘勰为全面考察、评价作品确立的六个视角。它们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也就是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形象作整体的把握和体悟,尤其是要把握作品的特色——风格。所以说“见异,惟知音耳”,即只有真正把握作品的风格,才算得上“知音”,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鉴赏家和批评家。

第7题:

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构成文学接受的不同层次。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李贽在《杂说》中提出“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原则,谈的是()

  • A、题材与作家的见识之关系
  • B、主题与题材的关系
  • C、文学创作中内容与形成之关系
  • D、文学批评与鉴赏之关系

正确答案:A

第9题:

()是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运动的经验的科学概括。

  • A、文学理论
  • B、文学流派
  • C、文学鉴赏
  • D、文学批评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怎样理解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现象的普遍性的分析和概括。(普遍性)
2、文学批评:注重具体或个别文学现象的分析和概括。(当下性、时效性和针对性)
3、互动联系:
①都属于文学的研究、传承、传播、发展等环节,属于社会的文学教育与文化发展活动的一部分。
②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它的具体运用。
③文学理论通过提供特定的学术氛围、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拉动和引导文学批评前进。
④文学批评反过来促进文学理论的进展:文学批评的新发现被总结提炼成新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向旧的文学理论发出挑战。文学批评推动当代文学理论走向跨学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