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以《重过圣女祠》、《春雨•新春白祫衣》、《夜雨寄北》等诗为例,论述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题目
问答题
试以《重过圣女祠》、《春雨•新春白祫衣》、《夜雨寄北》等诗为例,论述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自()。

A.李商隐《夜雨寄北》

B.李商隐《锦瑟》

C.杜牧《过华清宫三绝句》

D.杜牧《泊秦淮》


正确答案:B

第2题:

简析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第3题: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正确答案:
何当共剪西窗烛

第4题:

试以作品为例,分析盛唐送别诗的特点?


正确答案: 盛唐诗人王维送别诗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宋元二使安西》,亦称《谓城曲》。诗曰: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前两句写景,热烈美好,春意盎然;后两句抒情,情意绵绵,依恋感伤。临别时刻频频劝酒,干了一杯,更尽一杯,将深情厚谊倾注在杯杯美酒中,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影响很大,后来被谱成了名曲《阳关三叠》,更是深情缅邈,荡气回肠,广为传唱。诗人高适写过一首《别董大》,与王维的《送元而使安西》相比,同是七绝,同样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但给人的感觉却迥然不同。诗曰:千里黄云百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写在昏暗、寒冷、迷茫、凄清的背景下,诗人送朋友远去。后两句变哀怨为开朗,化消极为进取;这里既是对朋友热情的赞美,又是一种深情的劝慰,显示了友谊的深厚和襟怀的旷达,造语平常尔含意警拔。 盛唐诗人中被誉为“千古诗人之冠”的李白,写过一首《赠汪伦》的诗,读了让人齿颊留香。诗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简洁明了;后两句抒情,用常得奇。
李白另一首送别诗《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前两句叙事自然,如同大白话一般;然而却是天然好诗句。后两句借景抒情,含蓄蕴藉。

第5题: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能表现作者想象力的诗句是“(),却话巴山夜雨时。”


正确答案:何当共剪西窗烛

第6题:

属于悼亡诗的有()。

A、欧阳修《梦中作》

B、陆游《沈园》

C、元稹《遣悲怀》

D、李商隐《夜雨寄北》


答案:BC

解析:《梦中作》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诗作。此诗写梦,梦境恍惚朦胧,扑朔迷离,充满神秘感,主题不易捉摸,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曲折而复杂的情怀,似是暗寓诗人既想超凡出世又十分留恋人间的思想矛盾。《沈园》是陆游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遣悲怀》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作品,重在伤悼作者已故的原配妻子韦丛。《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

第7题:

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答案:
解析:
何当共剪西窗烛

第8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


正确答案: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分)
(2)(2分)“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第9题:

写出《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原文及其释义。


正确答案: 【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释义】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第10题: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作者的()

  • A、回忆
  • B、想象
  • C、梦境
  • D、经历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