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析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析《禁闭》的主要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20世纪存在主义代表作家萨特创作的“境遇剧”《禁闭》,是一出哲理意味很浓的名剧。它的主要思想内容有:
1.该剧描写的是三个鬼魂生前都有一段不光彩的经历,作奸犯科。死后在地狱里继续为非作歹,不得安宁。他们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猜疑忌恨,相互妨碍牵制,谁也不能如愿。
2.他们在一起时,每个人都能置对方于痛苦境地,每个人都成了对方的地狱。3地狱实际上是作者所熟悉的资本主义社会,地狱中鬼魂与鬼魂的争斗和利害冲突,象征着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畸形关系。“他人就是地狱”成为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句名言。

第2题:

简析老舍"小说体戏剧"的特点。


正确答案: 老舍的小说体戏剧以人物为剧作构思的核心,很少见到明显的戏剧冲突,人物都从属于作品所表现的时代;剧作不局限于一人一事,常常将很多人物同时推向舞台,也不大侧重命运或环境在剧中的激变;老舍将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运用到戏剧中来,讲求个性化语言、动作的描写。《龙须沟》和《茶馆》都有这些特点。

第3题:

简析巴金《灭亡》的思想内容和杜大心形象。


正确答案: 《灭亡》是巴金的第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中篇小说。这里所说的自传,并非是个人经历的实录,而是通过作品主人公杜大心形象,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从参加社会运动以来的心灵的历程,从而反映了某些青年知识分子在白色恐怖下的躁动、激愤与反抗的心理。杜大心是一个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者。作品背景是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上海。杜大心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他的憎恨哲学。他憎恨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憎恨军阀统治者,为反抗专制制度而拼命工作;但他也憎恨被治者,被吃者。他的革命工作是“煽起人们的恨,使得现世界早日毁灭,吃人的主人和自愿被吃的奴隶们早日灭亡”。第二,他对革命前途缺乏信心,对过于强大的黑暗环境抱有无限恐怖的心理,感到自己会在社会罪恶之神手里灭亡,感到忍耐不下去而悲哀。这是脱离广大群众的孤独革命者的心理。第三,他的革命行动是个人性的,并无团体的组织纪律。当一个被他宣传而起来革命的工友被敌人杀害后,他认为工友是“因我而死”,自己决定了去行刺戒严司令;也因为他患有严重的肺病,他想停止“苦斗”,“永久地休息”。连爱人李静淑都劝阻不了他。他终于自愿走上灭亡的道路,最后行刺失败白白牺牲了自己。杜大心的思想和革命行动都带有无政府主义的深刻印痕。但作品发表于1929年国民党白色恐怖年代,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第4题:

简析叶紫小说的战斗性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左翼作家叶紫小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富有战斗性。战斗性表现在作品的题材是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湖南农村阶级矛盾和农民的觉醒,秋收起义和工农武装割据;主题是阶级斗争,谴责国民党和地主豪绅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剥削、屠杀镇压歌颂党领导的农民暴动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人物是在阶级斗争血泊中觉醒起来的新农民形象。如短篇小说集《丰收》中《丰收》一篇的主人公老农民云普叔,安分守己,勤劳善良,全家节衣缩食,多方借贷,甚至卖掉小女儿,才战胜水旱灾荒,取得丰收;但丰收后的谷子被地主、官府以各种名目抢掠一空,这才使他觉醒过来,赞成儿子立秋的抗租活动。《火》是《丰收》的续篇,写秋收暴动,在党的领导下立秋等广大农民冲进地主庄院惩处恶霸,夺得枪支,投奔革命队伍。《向导》、《电网外》都是从一个侧面写“围剿”与“反围剿”斗争的,在国民党反革命“围剿”中,刘翁妈三个儿子被白军砍杀,她忍住悲痛,佯充向导,把白军诱入红军埋伏圈中,白军枪杀她时,她露出胜利的微笑;王伯伯的媳妇、孙子被白军枪杀,房子被烧,他绝望得要自杀,但想到红军,就背起包袱大步向“太阳’’那边走去。刘翁妈、王伯伯都是有光彩的新农民形象。鲁迅曾称赞《丰收》集:“文学是战斗的”。叶紫的中篇小说《星》在湖南农民运动的大背景下展示农村妇女命运,探讨妇女解放的道路。女主人公梅春姐饱受封建婚姻之苦,常受丈夫凶残虐待。农民运动兴起,妇女解放,她与革命者黄相恋,积极投身妇女运动。“四一二”政变后农民运动被镇压,她失去了恋人与儿子,重被投进夫权桎梏中,生活更悲惨;但被星光照亮的梅春姐不再向黑暗屈服,她丢弃旧家走向光明的“东方”。梅春姐是被时代大潮唤醒的新型农村妇女形象,这一形象说明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息息相关,必须投身于社会解放的革命洪流才是妇女解放的光明大道。
叶紫小说艺术上的特点是:富有激情,人物十分真实。因为他所描写的生活是他所熟悉的,人物是他所挚爱的。叶紫全家当时都投人轰轰烈烈的湖南农民运动,“四一二”政变后,父亲、姐姐均遭反动派杀害。这就使他的作品中有着“火样的热情,血和泪的现实的堆砌”,和那种概念化的革命文学作品不同。作品中的炽烈感情不是以激昂的叫喊或大声斥责的方式表现,而是在事件的演进中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星》在这方面尤其表现得成熟,因而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第5题:

简析《获虎之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较好的作品之一。写寄人篱下的青年黄大傻和富裕猎户的女儿莲姑的恋爱悲剧,斥责了封建家长的专制和专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讴歌了年轻一人对于恋爱自由的热烈追求。剧本充满个性解放的思想和对封建思想道德的猛烈反抗,表现出强烈的“五四”精神。剧中黄大傻的性格,与莲姑相比,显得脆弱,他所倾吐的眷恋和寂寞之情,明显是当时知识青年感情的投影。
在艺术上,该剧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直接和强烈的抒发,重视戏剧氛围与情境的诗意渲染,在回肠荡气的浪漫情趣中流露出青春期的感伤与留恋。作品的抒情气氛很浓,喜剧的开场和悲剧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湖南山区浓厚的地方色彩也为剧本带来牧歌情调。《获虎之夜》还带有唯美主义倾向,保持一种艺术至上主义,这种倾向一直持续到田汉后期的创作中。

第6题:

简析汪曾祺小说《陈小手》的写作特点。


正确答案: (1)短小,结构精巧:字少,但小说结构完整。散淡的开头,紧凑的“煞尾”,中间很从容。
(2)写人物的手法:多用侧面描写,人物对话不多。
(3)语言平实朴素,生活细节的片段给人以散文的感觉,随意、轻松。

第7题:

简析《哭嫁歌》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哭嫁歌的结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新娘以向各种亲人告诉和骂媒人为题进行哭诉,一部分是以婚仪中的具体项目为题哭诉。哭嫁歌的中心内容是哭别,形式上是向亲属邻友等告别,实际上也是向自己的童年与姑娘的幸福时代告别,这种告别自然要表达她对男权文化和父系婚姻制度的憎恶与反抗。哭嫁歌生动而深切地反映出男权中心制度对女性的压抑和父系家长制度媳妇的奴役,表现了妇女的痛苦、不平与反抗,以及对婚姻自由和爱情美满的渴望。

第8题:

简析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


正确答案: 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其内容多为都市生活畸形的一面,“十里洋场”中摩登男女的疯狂生活和肉的迷醉,他们在“快乐面具”下的孤独、怅惘、不安、狂乱的心态和跌落的悲哀,也兼有描写下层劳动者的悲惨境遇。《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是其代表作。前者写了“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后者写了五个跌落的人,在夜总会最后的疯狂之后,投机破产的金子大王吞枪自杀,其余四人成为他的送殡人,都市的疯狂与人生的空虚统一在对现代都市病态文明的否定性情绪中,也表现出现代派创作常见的深度感伤。在艺术技巧上,穆时英对小说体式的创新倾注了极大力量,他大量使用快速、跳跃的节奏,直觉的、印象式的多变画面,外部行为与不统一的潜意识的并行标示,蒙太奇的组接方式等等,来对描写对象进行有多重主观感觉契入的立体的动态的亦幻亦真的呈示,从而创造了一种主观与现实合于一体的新艺术,使现代派小说成为最具现代主义品格的小说流派。例如这样一段描写:
“《大晚夜报》!”卖报的小孩子张着蓝嘴,嘴里有蓝的舌尖儿。他对面的那只蓝霓虹灯的高跟儿鞋尖正冲着他的嘴。
“《大晚夜报》!”忽然他又有了红嘴。从嘴里伸出红舌尖儿来,对面的那只大酒瓶里倒出葡萄酒来了。
像这样把卖报孩子的叫卖与商店霓虹灯光综合起来描写,写出形体、声音、光线、色彩的交互作用,表现鲜明、强烈,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

第9题:

简析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


正确答案: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是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透视和描写人物的潜意识和性心理,有历史小说集《将军的头》和小说集《梅雨之夕》。历史小说多从古人身上翻出性欲心理作为人物行为的心理动因。如《石秀》一篇将水浒英雄石秀仗义为义兄杨雄杀奸夫淫妇,诠释为是由于石秀的性苦闷、性嫉妒和变态性快感所致。心理分析小说“写各种心理”,而重心是性心理。《梅雨之夕》一篇写主人公“我”回家途中邂逅一少女而与之同步前行,一会儿觉得她像初恋情人而欣喜、沉醉,一会儿又似看见妻子凄楚神色,通篇是心理流动而针脚绵密。施蛰存以严肃的态度描写、创造系列性心理小说,为小说创作及技巧开辟了新领域。有的小说富有社会意义,《春阳》写一因殇婚而成富孀的女人在春阳下萌发的性爱心理,暴露了金钱和封建节烈观念对人性的扭曲压抑,是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而融进了现代心理分析方法,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增益或深化。

第10题:

简析《家》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①真实地表现社会变革时期年轻一代与封建家庭的剧烈矛盾冲突。
②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及其家长制的吃人本质。
③尖锐地批判了向封建势力妥协忍让的“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的人生态度。
④热情地讴歌了青年一代的觉醒与反抗。
⑤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向和民主力量必然崛起的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