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当代诗人曾卓《悬崖边的树》为例,说明诗人独特的诗性体验。

题目
问答题
以中国当代诗人曾卓《悬崖边的树》为例,说明诗人独特的诗性体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赏析曾卓《悬崖边的树》的艺术特点。(10分)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平原的尽头 它的弯曲的身体

临近深谷的悬崖土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正确答案:
初读整首诗,一幅空旷而孤寂的画面就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空旷的平原了无人烟,茫茫望去,却兀地发现在临近深谷的悬崖边上还有一棵孤独的树,为了抵挡风的肆虐,它改变了原有的姿态却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姿态,傲然挺立着,就算是知道或许会跌入谷底也要选择“展翅飞翔”。整首诗没有刻意地渲染,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意象的描写,却清晰地将这奇异的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诗的开篇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孤独的树已经到了平原的尽头,绝望、孤独而又无助,好似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接下来用“森林的喧哗…小溪的歌唱”来烘托对比树被世界所遗弃的寂寞。但这棵树又是倔强的,所以我们看到它倔强的性格并未消沉,尽管时光、现实在它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留下了风的形状”,而那树依旧以昂扬向上的姿态选择“展翅飞翔”,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给人带来了希望。
    从诗的意象来讲,本首诗的主题意象就是一棵树,一颗悬崖边的树。通过对危险环境的描写,诗人塑造了一个有沉重时代感的形象。这棵树承受着被遗弃的命运,承担着被摧残的苦难,可它却从没有放弃希望与爱,保持向上的姿态。这种树的形象不仅是诗人内心情感和生活信念的写照寄托,也是像诗人这一类的众多知识分子的缩影、写照和不屈革命者的象征。从艺术手法上讲,诗人很好地找到切入点,恶劣的外部环境和树的抗争性格两大矛盾,展现出一种阳刚之美、慷慨悲壮之美。诗歌托物言志,树的“展翅飞翔”,就是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积极向上的态度,抒发了不被困难压倒的豪情壮志。
    综观全诗,作者似乎并没有大悲大喜,写景抒情都是平平淡淡,娓娓道来-但是读起来十分清新自然,似乎悟出了一些生命的真谛。

第2题:

下列作品中,()的作者是曾卓。

A.《回答》

B.《鹰的诞生》

C.《一切》

D.《悬崖边的树》


正确答案:D

第3题:

采用象征修辞表达诗人情思的是()

A、《华南虎》

B、《悬崖边的树》

C、《山民》

D、《有的人》


参考答案:A,B

第4题:

()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 A、臧克家
  • B、牛汉
  • C、曾卓
  • D、马原

正确答案:A

第5题:

曾卓的代表性诗集有()。

A《门》

B《悬崖边的树》

C《白玉苦瓜》

D《舟子的悲歌》

E《听听那冷雨》


A,B

第6题:

下列诗人中,()是原“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A.艾青

B.曾卓

C.牛汉

D.郑敏


正确答案:D

第7题:

徐志摩是()。

A、中国现代散文家

B、中国现代诗人

C、中国当代文学家)

D、中国当代诗人


答案:AB

解析: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


第8题:

下列诗人中,原来曾属于“七月派”的诗人有()

A、贺敬之

B、曾卓

C、牛汉

D、绿原

E、海子


参考答案:C,D

第9题: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晚唐诗人()的名句。


正确答案:贾岛

第10题:

但丁有一种“诗人的理性”,指的是()。

  • A、诗人的浪漫
  • B、与中世纪的非理性对立
  • C、将对立的事物转化为和谐
  • D、诗人的诗性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