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闻性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新闻性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正确答案: 结构线索单一、层次清楚、核心信息处理突出。

第2题:

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主导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新闻性节目占据主导地位,新闻信息的传播是广播电视媒介的主功能。
2、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影响力日渐增加,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广播电视获取新闻信息。

第3题: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
(3)广播电视新闻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
(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
(5)受众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第4题: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现场性强
(2)协同性强
(3)受客观环境条件制约性大
(4)对采访者的要求高
(5)既是一种采访手段,又是一种表现手法

第5题:

简述新闻节目在广播电视宣传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新闻节目的编排要求。


正确答案: 新闻节目是电台,电视台在新闻领域里组织和传播内容的基本形式,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它是新闻信息传,受的基本体裁,是各种新闻体裁,报道形式和栏目的有机统一体。1、新闻节目一向拥有广泛而稳定的收视群体,是人们及时获取最新信息的重要通道,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2、新闻舆论监督节目是反对不正之风,反腐倡廉和促进党政部门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思想武器,在新闻宣传中占有重要地位。3、各大电视台纷纷提出“新闻立台”的口号,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编排原则:1、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而电视则是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活跃空间,是新闻节目编排追求的目标之一。2、新闻节目的编排具有相对的连续性。3、新闻类节目要互相呼应。编排要求:1、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最重要的”。2、最重要的并不一定就在头条播发。3、要随时变换编排方式,一成不变的编排方式会让观众厌烦,也会让观众忽略既定收看时间以外的节目。4、此外,集纳式报道是将同一类型的消息连缀到一起,形成一定的声势,对比式编排是将正反两类关联的消息对应,显示出鲜明的褒贬色彩,穿插式汇编是选取甲乙或更多消息中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进行综述,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等等。

第6题: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是()。

  • A、新闻性
  • B、政治性
  • C、通俗易懂
  • D、调查性
  • E、纪实性

正确答案:A,B,C,E

第7题: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传播优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从广播电视媒介的地位看,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地位。
2、从广播电视功能上说,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能有效地发挥电视新闻各种文化功能。
3、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和爱好的受众的需要。
4、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8题: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的特点和具体表现?


正确答案: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易于接收、接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要求受众的思维紧紧跟随,容不得细细揣摩,同时广播电视受众在文化、年龄上是多层次的,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可听性。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觉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要求“入耳”和“入脑”,便于耳听接收。
(3)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要确有其事,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应是准确的。
(4)完整性,写作中信息要完整。
(5)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注意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庸俗化。

第9题:

简述新闻性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


正确答案: 1、面向所有受众,提供各领域重要的,受众普遍关心的最新信息;
2、高度重视时效性;
3、注重节目的信息容量;
4、主要运用消息体裁,兼用短小精悍的专稿、评论等体裁;对持续时间长的重大事件或典型、重大问题的报道,多采用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形式。

第10题:

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


正确答案: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