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分析文学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与生活对象之间的关系。

题目
问答题
举例分析文学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与生活对象之间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文学创作活动中的美感源于( )

A.创作主体
B.创作客体
C.主客体的统一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解析:

第2题:

请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正确答案: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从文学史上看一部分文学作品直接地把社会生活中采取材料,直接反映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生活事件,不同的角度反映时代精神,这种现实性作品对生活的关系比较接近。
但在文学史上有不少的抒情性作品并不是直接的反映生活,而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情绪,而这种主观性作品是否依靠生活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人的情感来自于生活。所以,不论是偏重反映生活的作品,还是偏重表达主观心理,情感体验的作品,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生活为基础。
这里较难理解的是那些依靠幻想写出来的一些幻想小说,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是不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否生活为基础?回答是肯定的,童话不过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地艺术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说:文学的题材、主体来自于生活作者的情感与文学创造过程中的幻想来自于生活。

第3题:

文学活动的对象化主要体现在()。

A、对象化是指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作家把客观世界作为人的对象性存在来把握,即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来把握。

B、为了进行文学创作,他不仅需要了解生活,收集和熟悉生活材料,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把社会生活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善于发现和挖掘这些生活现象中所蕴藏的人的内涵。

C、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理解生活,从而使外在于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觉经验中的对象。

D、生活不仅仅是一个主体之外的认识对象,而且更因为主体的感同身受,因为主体以切身经验的体认,而成为主体化、情感化和个性化了的对象。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文学创作主体


正确答案: 已经处于创作过程中的作家个体。离开创作过程则不是。

第5题:

清代郑板桥描写艺术创作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说明()。

  • A、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离不开文学加工的客体。
  • B、有客体没有主体的参与文学创作是无法进行的。
  • C、文学创作活动中被作家所加工的对象来源于实践。
  • D、创作可以没有任何客观依据,凭空编造。
  • E、材料是文学创作的基石。

正确答案:A,B,C,E

第6题:

结合《文心雕龙•体性》篇,谈谈刘勰对文学创作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和学养之间的关系。
《体性》篇论述了文学作品的体载和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
体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体裁形式,如诗、赋、赞、颂等不同体裁;
二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
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至于个性的形成;刘勰提出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才、气、学、习。才,才与气是先天的,才指作家才能;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学和习是后天的,学指作家的学识,习指作家的学习。刘勰实际上把后天的学和习放在先天的才和气之上。这种认识比曹丕强调先天禀性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正是因为作家个性各有不同。反之,‚文如其人‛正是风格与人格的统一。

第7题: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自在的客体材料本身要成为有为有待的素材,正是经过主体的()而完成的。


正确答案:体验

第8题:

在文学创作活动我们把一个已经成为主体的对象化创造物、已经沾染着作为创作主体全部的知性、情感的“客体”称之为( )

A.素材
B.材料
C.生活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

第9题:

试述文学创作中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正确答案:物质生产指的是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

第10题:

举例分析文学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与生活对象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文学创造活动中创作主体有着相应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表现为受动性和能动性。首先,受动性是指作家要受到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作家不可能任意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作家的生活、经验、情感、见解、心理结构和审美智能结构,归根到底都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的,不可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鲁迅选择阿Q这样的人物,与当时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民心灵普遍麻木的社会生活情景密切相关。再如文化大革命后“伤痕文学”的出现,也与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悲剧”的时代背景有关。由此可见,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他选择何种生活为创造的具体客体,都必然受到社会生活这个“一般客体”的规定的制约,创作主体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包括虚构、想象、情感投射,观念移注等,都不可能离开具体客体进行纯粹任意的胡编乱造和情感发泄。因此作家必须深入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材料,以供在创作中能够惟妙惟肖、真实生动。假如高尔基青少年时期没有在伏尔加河流浪,没有在船上当过厨子,没有在码头当过搬运工,没有当过面包师,是不可能写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作品的。不仅创作类似《童年》等这样叙事性的作品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创作以抒发情感为主的作品同样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因为情感、思想只能来自生活积累,没有亲身体验,就很难作出准确真实的评价,也就很难引起读者共鸣。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寥寥几句却引千古感慨,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抱负是分不开的。
其次,能动性是指作家的创作以及审美智能结构和心理结构虽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作家的能动选择接受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作家都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可以主动地去选择、接受生活对象,任何生活对象,也只有在进入作家主体意识后才有文学意义,例如中国古代诗人同是写月亮,就有成百上千的意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综上所述,在文学创造活动中,作家既要受到一定生活对象的限制,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在作品中创造出全新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