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冯至《十四行集》的创作缘起、具体内容和艺术特点。

题目
问答题
请谈谈冯至《十四行集》的创作缘起、具体内容和艺术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世纪40年代达到很高艺术成就的《十四行集》的作者是()

  • A、胡适
  • B、闻一多
  • C、艾青
  • D、冯至

正确答案:D

第2题:

如何理解冯至《十四行集》的存在主义主题?


正确答案: 冯至《十四行集》的存在主义主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a、强烈的死亡意识,向死而生的存在观;b、个体存在者的孤独、选择与承担;c、存在之间的联系与交往;d、对自我存在的质疑与拷问。

第3题:

冯至的《十四行集》主要表现了诗人生命的体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下列哪些诗集是冯至的作品?()

  • A、《红烛》
  • B、《云游》
  • C、《昨日之歌》
  • D、《十四行集》
  • E、《女神》

正确答案:C,D

第5题:

袁可嘉对冯至的《十四行集》和()的《距离的组织》推崇备至。


正确答案:卞之琳

第6题:

简析冯至《十四行集•鼠曲草》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这是冯至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的第四首。诗人惜鼠曲草平凡、渺小、的生存过程探求人生的真谛。鼠曲草对平风凡的生活状态静默自足。对人世则追名逐牙而发生的“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默默否定,从诗作对鼠曲草这种“高贵洁白”的品质的的礼赞中。人们不难领悟出一种严肃的人生思考:对于高洁的人格的追求;对于平实、认真。执著的生活态度的赞许。在诗人看来,伟大就在于平凡之中,只要心灵高尚,执著于自己的追求,即使像小草那样渺小,那样默默无闻,亦自是一种高贵的生命范式,自有高风亮节长留人间,并能在死生交替中走向不朽。
通过心与物的感发过程,将本属抽象的思绪与具体的鼠曲草契合,令思绪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物象,是此诗的基本手法。作为一首哲理抒情诗,它因而避免了抽象的理性宣示而具有了生动活泼的形象与较强的抒情性。此外,冯至的这首诗采用十四行形式,自然谱炼;韵脚音节,和谐确切;风格清新,言近旨远。以《鼠曲草》为代表的冯至的《十四行集》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的成熟,它的价值主要在于丰富了新诗形式,对未来诗体的移植作出了成功的尝试。

第7题:

简析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十四行集》思想内容丰富深刻,艺术视野相当开阔。凡是与生命发生深切关联的事物:“从历史上不朽的精神到无名的村童农妇,从远方的千古的名城到山坡上的飞虫小草,从个人的一段小生活到许多人共同的遭遇”,都作为诗材,写成富于哲理性的十四行体诗(共27首),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人民命运和人类、宇宙根本问题的关注。在艺术上,一是对诗情哲理性的追求,能从细节中捕捉诗意,在日常境界里体味出哲理,情理相融,感悟宇宙和生命的奥秘。二是注意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三是诗的形式采取西方十四行体;但冯至并不拘泥这种诗体严格的格律要求,而是采用变体,利用十四行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中国进行十四行诗创作试验的诗人很多,这部诗集是代表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个四行诗成熟的标志。

第8题:

冯至的代表作品是()。

  • A、《尝试集》
  • B、《女神》
  • C、《汉园集》
  • D、《十四行集》

正确答案:D

第9题:

简述冯至《十四行集》的特点()。

  • A、冯至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完全采用现代书面语,将十四行诗这种本土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
  • B、冯至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将十四行诗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
  • C、冯至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采用文白夹杂的语言,将十四行诗这种本土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简述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1、诗人关注国家、人民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2、表现出了对诗情哲理化的追求,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3、善于进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露“锋芒”。4、利用十四行诗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称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