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黄庭坚的诗论观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黄庭坚的诗论观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在诗歌的宗旨和功用上他要求诗歌干预社会、反映现实;
(2)在诗歌创作本源问题上,黄庭坚强调多读前人作品;
(3)“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他诗论中的重要命题;他还是用前人语言、翻新前人诗意进行创作的方法看作“百战百胜”;
(4)在地待诗法问题上,他表现出恪守绳墨与不烦绳削。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唐人诗论四种表现形态。


正确答案: 1、诗论专书(理论阐发少,诗歌技巧探讨多)。
2、论诗序跋、论诗书札和论诗诗文,白居易《与元九书》反映其诗学观念的完整论文。
3、唐人选唐诗元结《筪中集》,殷璠《河岳英灵集》,芮挺章《国秀集》,令狐楚《御览诗》,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姚合《极玄集》,韦庄《又玄集》,韦毂《才调集》,顾陶《唐诗类选》。
4、诗本事和诗图。

第2题:

黄庭坚著名的文艺观点: 1)点铁成金; 2)(); 3)别是一家。


正确答案:夺胎换骨

第3题:

简述白居易诗论的得与失。
首先,白居易重视诗歌的批判现实功能,不主张歌功颂德,而提倡暴露时弊。其报国济民、守仁求善的民本思想,是他诗论的进步之处。而其弊端是将诗歌变成了政教工具,以政治实用立场否定诗的审美价值,认为一些优美的写景抒情之作不过是“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其二,由于极端重视诗歌的政教功能,所以在创作原则上倡导“实录”,反对虚构和想象,这一方面坚持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却忽视了想象、虚构等表达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其三,在道与文的关系中,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性,力主有为而作,不尚形式主义和风月之作;但他将内容与形式对立起来,不重艺术性。
其四,在诗的语言艺术上,白居易以“新乐府”的方式继承了乐府诗的民间语言传统,力求明白晓畅;但过份求直露、浅显,忽视了含蓄、蕴藉。

第4题:

诗论“无一字无来处”的提出者应为()

  • A、吕本中
  • B、陈与义
  • C、陈师道
  • D、黄庭坚

正确答案:D

第5题:

简述严羽的诗论主张。


正确答案:(1)“别趣”、“别材”;(2)“熟参”、“妙悟”;(3)“以识为主”、“以盛唐为法”。

第6题:

简述黄庭坚对诗法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1)黄庭坚一方面重视诗文法度,要求创作符合规矩。学诗者要向古代优秀作家作品学习。
(2)另一方面,黄庭坚又不满足于仅仅描摹古人,他要求通过博学古书和步古人作诗法则而进入诗歌创作法门,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摆脱法规的束缚,最终达到与规矩自然契合的理想境界。
(3)黄庭坚的这一理论既方便初学者,也符合诗歌美学的要求,是应予肯定的。但他自己的创作实际上仍多讲究诗法,而且他主要以诗法影响后学。

第7题:

宋代诗人黄庭坚著名的诗论观点有()。

  • A、点铁成金
  • B、夺胎换骨
  • C、无一字无来处
  • D、别是一家
  • E、别材别趣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简述唐人诗论的特色。


正确答案: 1、强调裨补时政的美刺教化理论的兴盛。
2、论诗标准多元化。
3、诗歌创作技巧的理论化了。
4、晚唐论诗。

第9题:

简述黄庭坚的诗论观点。


正确答案: (1)在诗歌的宗旨和功用上他要求诗歌干预社会、反映现实;
(2)在诗歌创作本源问题上,黄庭坚强调多读前人作品;
(3)“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他诗论中的重要命题;他还是用前人语言、翻新前人诗意进行创作的方法看作“百战百胜”;
(4)在地待诗法问题上,他表现出恪守绳墨与不烦绳削。

第10题:

简述陈衍诗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1)提出诗为“寂者之事”和“荒寒之路”。认为今日世界“乱离为公共之戚,兴废乃一家之言”,诗人无须参与,只“作诗尚是自家意思”。
(2)这种自我隔绝于时代的命题,显露出同光体在清室覆亡、新文化再兴之际的窘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