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时期进行了几次“文艺大众化”讨论?主要收获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左联时期进行了几次“文艺大众化”讨论?主要收获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的团体是()

A、左联

B、太阳社

C、文艺大众化研究会

D、中国文艺社


参考答案:A

第2题:

”利用旧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发生在()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
B.左联时期
C.抗战初期
D.延安文艺座谈会时期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利用旧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发生在()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

B、左联时期

C、抗战初期

D、延安文艺座谈会时期


参考答案:C

第4题:

概述“左联”成立时期的主要文学活动。


正确答案: ①译介、传播与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②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③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④提倡和发展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第5题:

左联时期曾进行()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正确答案:

第6题:

左联时期曾进行()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A、三

B、四

C、二

D、五


正确答案:A

第7题:

下列不属于左联成立后开展了多方面的文艺活动的是()。

A广泛开展左翼文艺活动

B加强理论建设

C努力解决“文艺大众化”问题

D提出“为人生”的文学口号


D

第8题:

左联成立后做了哪些工作()

A、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研究

B、加强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C、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D、引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简述“左联”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及其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左联”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决议提出,今后的文学,需以“属于大众,为大众所理解,所爱好”为原则,为此成立了“大众文学委员会”。“左联”时期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1930年春“左联”成立前后和1931年至1932年的两次讨论着重于文艺大众化的意义,大众文学的形式问题,也涉及到内容、语言、群众学习的问题。1934年的讨论讨论了旧形式的采用,以及由反击复古主张而提出的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问题。瞿秋白发表《普罗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鲁迅发表《文艺的大众化》、《门外文谈》等文,就文艺的普及与提高,对旧文艺的批判继承革新创造、作家和群众的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精辟的意见,是文艺大众化讨论在理论上的重要收获。文艺大众化运动为文学走向大众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促进大众文学的发展。

第10题:

“左联”的贡献是()。

  • A、提出了文艺大众化
  • B、扩大了无产阶级文艺阵地
  • C、密切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 D、传播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