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金锁记》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析《金锁记》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析《茶馆》的人物特点。


正确答案: 茶馆中出场的人物很多,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具体的矛盾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各自按着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在说话、在活动,但这些话、这些活动无不带有时代的烙印。
⑴王利发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⑵常四爷: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⑶松二爷: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他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⑷李三的抱怨,明着是在抱怨“改良”、抱怨王利发,实际上是社会使然,因为“改良”本身就暗示着社会对茶馆生存的巨大影响。
⑸报童来卖报,王利发问:“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这一问,正折射出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而作为茶馆掌柜的王利发是多么盼望社会太平,自己能安安稳稳地赚钱发家呀!
⑹唐铁嘴的改抽“白面儿”的一席话,恰好透露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因此,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写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罪恶又无处不在,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
⑺崔久峰:“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败主义者。
⑻吴祥子、宋恩子:顺风倒的奸邪小人,靠坑害别人钻营偷生。⑼刘麻子、唐铁嘴等:一群地痞无赖。一个说媒拉纤、拐卖人口,一个是麻农相士,算命骗人。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第2题:

简析艾芜《山峡中》在取材及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正确答案: 《山峡中》是艾芜第一个小说集《南行记》中的第二篇,是根据作者早年在西南边境及东南亚一带的流浪漂泊生活而创作的。作品通过一个漂泊的文人“我”的眼睛,透视了社会独特的一角,描绘了一群被抛出正常的人生轨道,用非正常手段谋生的“山贼”的传奇生活。作品充满了原始的神秘色彩,艾芜率先在现代小说中描写了罕为人知的西南边境及异国他乡的社会习俗和人文、自然景观,塑造了前所少有的“山贼”的艺术形象,这是对现代小说描写领域的重要开拓。
作品在景物描写上很有特色,不仅增添了鲜明的地方色彩,而且烘托了环境以及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例如小说开头有一大段景物描写,在读者面前呈现的是“巨蟒似的索桥”、“凶恶的江水”、“野蛮的山峰”、“破败而荒凉的神祠”、“金衣剥落的江神”,这是一幅阴郁、寒冷、恐怖的夏天山中之夜的景象。这段描写渲染了阴暗的气氛,预示着故事的悲剧性。

第3题:

简析《骆驼祥子》心理描写的特点。


正确答案: 心理描写特点,是刻画祥子形象的重要手段。
祥子木衲、沉默寡言,反映了忠厚憨直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倍受压抑、孤苦无告的社会地位。作者常以大段心理描写,来表达祥子的痛苦心声。细致动人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刻画出祥子由人到“兽”的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
大段的心理描写不但刻画了了性格,代祥子述说内心痛苦和愤怒,也表达了作者对祥子命运深切同情和强烈的义愤。

第4题:

简析《莎菲女士的日记》在揭示人物心理方面的特点。


正确答案: 莎菲女士独特心理,被写得细腻而大胆。小说采用日记体写成,这对坦露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极为有利。主人公在叙事、回忆中,时而思索、感慨,时而想象、幻想,时而又出现闪念、欲望等,把这个年轻知识女性的复杂个性表现十分真切。

第5题:

简析《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心理描写特点。


正确答案: 作者十分注意充分展示主人公的心灵历程,剖示在大动荡时代和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着令人颤栗的心灵搏斗。同时,他又着意通过内在性格矛盾和心理冲突来推动情节。另外,小说还侧重于挖掘内心深处的潜隐意识,表现复杂的心理结构。

第6题:

简析《金锁记》中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理变态过程。


正确答案: 《金锁记》着重描写主人公曹七巧一生的命运以及她的心理变态过程。七巧本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泼辣而富风情,却不幸被贪钱的兄嫂嫁到大户人家,因出身低微,倍受歧视与排挤,而自小瘫痪的丈夫,更使七巧陷入情爱无法满足的痛苦之中,纵然她在夫死公亡后分得一份遗产,但是长期以来的种种压抑、煎熬与旧式大家庭气息的熏染,已使她人性扭曲,被黄金枷锁紧紧套住,只知一味敛财,了无亲情,甚至戕害儿媳,断送女儿的婚姻,不断寻求病态的发泄与报复,变得极其自入,乖戾又刻毒、残忍。作品有层次地展现了七巧的人性被践踏,受残害,最终灭绝的过程,显示出作者对传统的封建婚姻、封建伦理和金钱世界的痛恨和批判。

第7题:

简析《淘金记》的思想内容和人物描写。


正确答案: 沙汀的长篇小说《淘金记》以四川农村中一个小镇——北斗镇为背景,描写一群封建地主、恶霸、流氓为争夺金矿开采权而展开的斗争。金矿所在的筲箕背主权为没落地主何寡母所拥有,但恶霸白酱丹、封建帮会流氓头子林么长子也想开采金矿发财而争夺开采权。于是这三方使尽了各种手段,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通关系,走门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最后,白酱丹联合城镇官僚势力和投机商人,获得了金矿开采权。但由于国民党统治区恶性通货膨胀和投机风浪,开采金矿已不能赚大钱,他们白忙了一场。这是一个具有讽刺和喜剧意味的故事,展示了国民党统治区内的黑暗腐败,画出了一个没有道德廉耻人性魑魅魍魉充斥的地狱般黑暗世界。《淘金记》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人物刻画,白酱丹,斯文外表下的阴毒凶狠;林么长子粗野无所顾忌的流氓习性;何寡母的色厉内荏傲慢刻毒,都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语行动,得到生动形象地表现。

第8题:

简析《金锁记》的思想内容和曹七巧形象。


正确答案: 张爱玲的中篇《金锁记》,其思想是:黄金枷锁扭曲、扼杀人性。这一思想通过主人公曹七巧形象体现出来。曹七巧原是一家开小麻油店的市井少女,哥哥把她嫁给了贵族大富户家瘫痪二少爷为妻。她失去夫妇人伦之乐,压抑着性爱欲求,熬了半辈子熬到“婆死夫亡”,分得一大笔遗产。这黄金是她牺牲了青春欢乐换来的,这黄金是由她被扭曲的人性换来的。这黄金枷锁沉重地套在她身上。为了保住她这卖身的黄金,她宁可在性压抑性苦闷中熬煎,赶走了她所爱的小叔子的挑逗。她吝啬、刻薄、乖张,得罪、赶走了婆家人,也得罪、赶走了娘家人。小说对她的变态性心理的描写真令人惊心动魄。她嫉妒媳妇、女儿婚恋的欢乐,要儿子整夜陪着她说媳妇隐私,过后又到处说媳妇隐私,弄得丈夫不像个丈夫,婆婆不像个婆婆,成了个疯狂世界。她亲手制造了媳妇的死亡,又逼得儿子小妾吞生鸦片死去,她亲手斩断女儿还算美满的婚姻。长期性压抑性苦闷使她容不得她所能支配的女人包括女儿、媳妇有半点欢乐。“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这种丧失人性的病态心理读来令人颤栗。

第9题:

简析《沉沦》心理描写的特点。


正确答案: 《沉沦》是一篇自转体小说,也是一篇心理小说。客观的情节都服从于说明主人公的心态,即服从于表现自我。小说大量的内心独白,在作品中形成一种坦率抒写心灵的特色,具有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

第10题:

简析《包身工》中将包身工群像和个别典型相结合的人物描写特点。


正确答案:首先,作者选一个工房包身工群像作为描写重点,从吃、住、做工等侧面,选取有特征场景进行群像刻画。另外,又着重描写了外号“芦柴棒”的青年女工的悲惨遭遇。
作者既对包身工的生活状况作了如实记录,同时又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具体描写,这种点面结合的表现方式,不仅使读者从整体上对包身工进行全景式的了解,而且更有利于形象地、深入地认识、理解包工制度的罪恶,揭露日本资本家及其走狗的真面目,因而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