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1921年—1927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题目
问答题
简析1921年—1927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人间喜剧》为例,简析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正确答案:①背景:从《人间喜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法国社会里金钱主宰着一切。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化。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逐渐巩固和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广大人民迅速陷入赤贫。这种矛盾在文学艺术上就表现为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呐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鞭挝资本主义罪恶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影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深刻地揭露丁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它的经典作品,不仅是人们认识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而且为人类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瑰宝。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批判现实主义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他们“批判”现实,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第2题:

简析《十日谈》作为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薄伽丘的《十日谈》故事来源不一,有的取材于历史事件,有的取材于民间文学,有的借鉴东方故事,有的是作家的创造。作家以人文主义思想对这些故事进行再创造,从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认为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
第一,歌颂爱情,反对禁欲主义。作者把爱情看作是人的一种重要而自然的高尚情感,人人都有权利享受爱情。他歌颂爱情的力量,能使愚者变得聪明;他赞美至死不渝的爱,真正的爱情能够冲破一切封建的罗网;他反对门当户对和包办婚姻,认为“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特别是《第四天故事第一》中的男女主人公纪斯卡和骑思梦达的爱情故事更是感人至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第二,讽刺、揭露和批判了教会与封建君臣的虚伪、狡诈和愚蠢。作者以辛辣的笔调大胆地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堕落,撕破了教会神圣的外衣,把它们的种种罪恶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第三,赞美妇女才能,宣传男女平等。作者认为妇女既不是圣母,也不是魔鬼,而是与男人一样有个性、有能力、有智慧的活人,体现了对妇女人格的尊重。

第3题:

简析1921年—1927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正确答案: 1921年—192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据主潮地位。表现在:
①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以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融进了。浪漫抒情因素及象征手法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深刻丰厚的思想和成熟优美的艺术,奠定了新文学基础,对当时及以后的新文学产生重大影响。鲁迅这时期写的《论睁了眼看》是一篇弘扬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猛烈批判反现实主义的檄文。
②这时期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倡导现实主义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最早成立、成员最多、影响最大,这时期活动最盛的文学团体。在理论上,主要成员茅盾、郑振铎等发表了一系列介绍、宣传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论文;在创作上,叶绍钧、冰心、庐隐等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倡导和创作了反映社会问题的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剧”、“乡土文学”。
③这时期成立的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其文学活动在当时也有相当影响。
④欧美现实主义名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和介绍。

第4题:

简析解放区文学思潮及其特征。


正确答案: ①现实主义成为解放区唯一的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没有丝毫地位,浪漫主义也只作为因素附丽于现实主义。
②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为工农兵文学思潮:题材多为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主人公多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形式多为工农兵便于接受的民间形式,语言是大众化的语言。

第5题:

简析1921年—1927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正确答案: 1921年—192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也处于主潮地位。表现在:
①这时期成立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也是一个成立早(仅迟于文学研究会几个月)、成员多、影响大的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基本倾向是浪漫主义。这时期活动最盛,和文学研究会双峰并峙。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发表了一批弘扬浪漫主义的文学论文。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在这时期出版。《女神》以富有反抗精神、理想主义、泛神论色彩和大海一样的磅礴气势、雷霆般的激越音调显示了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沉沦》以自叙传性质的感伤的抒情显示浪漫主义小说特征。两书风靡文坛,影响巨大。
②这时期成立的新月社、浅草社、沉钟社、弥洒社、湖畔诗社、南国社等,主导倾向也是浪漫主义。新月诗派闻一多的诗集《红烛》,徐志摩的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沉钟社诗人冯至的昨日之歌》,田汉的戏剧,都是这时期有影响的以浪漫主义为基本倾向的作品。
③欧美浪漫主义名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介绍。
④反抗的或感伤的浪漫主义文学,适应7当时黑暗社会条件下相当一部分青年的要求。

第6题:

简析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正确答案: (1)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要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2)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最早在作品中反映了劳资矛盾。
(3)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第7题:

简析《复活》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正确答案: 托尔斯泰对现实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更高的水平上充分挖掘了文学的真实性。他从一开始就把真实奉为自己的创作原则,摒弃一切偶然和幻想因素,一切都尽力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加粉饰、如实的反映出来。因此列宁称托尔斯泰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复活》中,小说揭露了法制制度的虚伪和反人民的本质。一方面批判了整个官僚机构;另一方面还从经济制度上探究了人民痛苦不幸的根源,否定了土地私有制

第8题:

简析许地山后期小说《春桃》等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


正确答案:许地山后期小说改变了早期小说的浪漫倾向,走上了切实的现实主义道路,代表作为《春桃》《铁鱼的鳃》。
1、《春桃》刻画了一位下层劳动妇女春桃,在命运恶浪的捉弄前稳健地驾驶着人生之舟。战乱使春桃的生活中同时出现两个男人,这位朴实坚强的劳动妇女作出了自己勇敢的选择,在“我是我自己的”的信念下,她和两个男人开起了三人公司,以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命运,表现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压下“相濡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下层劳动者的真实描写,自尊自强的劳动女性的塑造,显示了作品以现实主义为特色。
2、《铁鱼的鳃》以报国无门的科学家雷教授的不幸遭遇、不幸结局为基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党当局的卖国政策,既歌颂了雷教授的爱国热忱,又暗示了“科学救国”纯属幻想。《春桃》《铁鱼的鳃》以切实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改变了人们对他初期小说的观感,从浪漫传奇转向客观写实。

第9题:

1921——1927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正确答案: 1、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期间出版
2、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
3、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
4、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第10题: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正确答案: 1、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
2、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
3、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
4、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