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孤岛”时期,上海租界内有哪些重要的抗日报刊?它们的斗争情况如何?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从那时起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形同“孤岛”,到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五年间,史称上海孤岛时期。当时,爱国的新闻工作者利用英法美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这些报刊聘请外国商人担任发行人,避免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检查和租界当局的阻挠,继续进行抗日宣传。
这些挂出洋人旗号的报纸被称作“洋旗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译报》、《每日译报》、《导报》和《文汇报》等。这些“洋旗报”在特殊的环境中生存,发挥了特殊的抗日宣传作用,为抗日活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略
第2题:
上海"孤岛"报刊
第3题:
A、《夜上海》
B、《果园城记》
C、《碧血花》
D、《长夜行》
第4题:
“孤岛文学”(上海)
第5题:
中国近代,在上海地区创刊的报刊有()、()。
第6题:
在上海“孤岛”时期,爱国报人是怎样坚持斗争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被称为“孤岛”。爱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这种挂出洋人旗号的做法被称做办“洋旗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译报》(1937)《每日译报》(1938)《导报》(1938)《文汇报》(1938)。
略
第7题:
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上海图书馆等单位主办的()中可获得从数百种、澳、台以及世界各国报刊中精选出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情报。
第8题:
第9题:
上海“孤岛”时期影响最大的杂文期刊是()。
第10题:
试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及其抗日宣传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