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经》作品为例,阐述赋比兴的含义。

题目
问答题
以《诗经》作品为例,阐述赋比兴的含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论述《诗经》中“赋比兴”


正确答案: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第2题:

请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具体分析“文学是人学”的含义。


正确答案: 文学史,可以说是展示人的生活,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研究人的灵魂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就是‘人学’”。
(1)文学是“人学”的第一层次含义是就文学的审美性而言的,即文学对生活的反映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表现人的价值,追寻人生意蕴的特点。
首先,人是文学的主要对象。人们从文学作品、尤其是从那些优秀之作中,常常会看到文学对人的关注,看到文学对人性的揭示和思考。这说明,人始终居于文学所表现的一切生活现象的中心。无论是叙事性作品还是抒情性作品,从这些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世界里,最终获得的还是对人的生活与命运、思想与感情的表现,还是有关人和人生意义的感悟与启迪。
其次,文学作品结构显现的是人的生活、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在现象层次,作品描绘的可能是一个故事,也可能是诗人笔下的山川景物;在意蕴层次,则于形象之中显示着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体现了文学以审美的方式来把握生活的特点。这个层次将我们带入到一种严肃而深刻的思考之中,去审视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价值。人们会通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进入对其病态心理何以形成的严肃思考之中,会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受中反思社会、历史与人生。
(2)“文学是‘人学’”的另一个含义,是说文学对人和人生的表现具有生命体验的特点
文学不仅仅把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的根本对象,而且文学更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人的性格、命运、思想、感情、乃至潜意识作了丰富、复杂、多样的表现,从而为人们展现了唯有文学方能展现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它带有生命体验的特点。当人们以知性的标准和逻辑去审视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阿Q、繁漪、倪吾诚这些艺术形象的时候,产生的那种难以判断的困惑;以及当人们从切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审美的方式感受、体认这些艺术形象的处境与心情时,所泛起的那种理解与同情,都似乎告诉我们确有另一种尺度的存在,它源于现实的人生经验和真实的生命感受。这,正是文学或者审美所要把握的对象,也是文学之所以成为“人学”的根据。

第3题:

从题材、内容上来划分,《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赋比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第4题:

人们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赋比兴”手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诗经》"赋比兴”:采用朱熹的说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及敷陈直叙;比者,以彼物以比此物也,即就是打比方,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触景生情、触物触物动情的联想方式。

第5题:

以设计过程为例,阐述PDCA的内容和含义。


正确答案: P—策划: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
D—实施:设计和开发输入、设计和开发输出;
C—检查: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
A—处置:设计和开发的更改。

第6题:

“风雅颂”是诗的体制,与“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或“六诗”。 其中“风”是指:

A.地方民歌
B.宗庙乐曲
C.直截了当的铺叙书写
D.比喻,以彼物喻此物

答案:A
解析:
“风”又称国风,主要指民间乐曲;“雅”主要指贵族之间的作品;“颂”指为国家庆典或祭祀所创作的歌功颂德的作品;“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故本题选A。

第7题:

以《长门赋》、《登楼赋》为例论述骚体赋的文体特征。


正确答案: (1)直接继承屈原作品,在体制上沿袭楚骚句式,多用“兮”字,通篇用韵。如《长门赋》中每一句中都有“兮”字,通篇用“ang”韵,句式整齐;《登楼赋》中也沿袭楚骚句式,多用“兮”字。
(2)形式整齐,富于抒情色彩。《长门赋》写陈皇后被废,幽居长门宫,苦闷抑郁,将宫廷妇女失宠后的卑微屈辱而又梦寐望幸的哀怨心情写得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登楼赋》借登楼抒写其久居客地而思念家乡的忧愁,并表达了希望天下太平,能够施展个人才能的愿望。

第8题:

赋比兴是中国古代诗歌集《诗经》旳三种表现手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诗经》的“赋比兴”指什么?


正确答案: “赋比兴”:指《诗经》运用的三种表现手法:
赋:铺叙;
比:打比方。
兴:触景生情、触物动情的联想方法,同时也是烘托环境的手段。

第10题:

《诗经》中赋比兴三种手法哪种运用的最少?()

  • A、赋
  • B、比
  • C、比兴一样少
  • D、兴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