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再别康桥》等篇,论析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

题目
问答题
结合《再别康桥》等篇,论析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合《背影》、《荷塘月色》等篇,论析朱自清散文的基本风格。


正确答案: 朱自清作为一代散文大师,他的散文所表现出来的基本风格是独特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感情真挚。深厚的情感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所抒之情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流露,没有任何斧凿的痕迹。他的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颇为动人。如《背影》就是写出父子之间那种醇厚、深沉的情感交流,并蕴涵对人生社会的深切体验《儿女》中所含幽默的情遐与温馨的气氛,无不真诚,亲切。
其次在于细致入微。朱自清的散文往往取材者小,所见者大,以点滴的感受或是微不足道的情景升发出深广的思想内蕴,而且他善于用工笔式的细腻对情景加以精巧的描绘和刻划。作于1927年的《荷塘月色》就是以玲球剔透之笔绘出一幅中国式的泼墨写意的清新幽雅的月色荷塘画,并由此倾诉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的忧伤与烦恼,追求与希望。
再次是情与景的交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写景的往往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既有朦胧的画意,又有幽幽的诗情;而抒情的又往往情中见景,充溢着匆勿行色,水乡风光。
情与景互通。《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本很平常,而在朱自清笔下,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间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蓊蓊郁郁的树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梅雨潭的绿,秦淮河的波与光,弦歌画肪,……都能招人入内,心生亲临其境之感。
第四,在于构思的缜密精巧,极具匠心。背影已是出奇制胜,而《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松堂游记》虚实并举,又一情贯注。
最后,在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美而又质朴,精巧而又镇密。他善用华美和漂亮的语言表达心绪,但又毫无造作之感,完全自然天成,美得质朴,美得自然。同时他的散文也讲究节奏感和韵律美,善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朱自清的散文以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独特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蔚然成一散文大家。

第2题:

结合《死水》等篇,论析闻一多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


正确答案: 《死水》的最大成就是新诗音韵形式的创制。闻一多以这一诗集作品的实践,展示白话语言声情的魅力。在这部诗集中,他借鉴西方格律诗的体格,对照中国古典诗词的平仄、用韵,发掘现代语言本身的音乐性,创制出各种情调的新格律诗。其主要特性,就是以多变的节奏(音尺)和用韵,表达多样的生命体验。集中《收回》和《“你指着太阳起誓”》是两首十四行,前者是一首完全合格的莎士比亚体,三个交韵和四行连句诗缀一个结束双韵句,配置着二三交错的音步,尤其是起伏(平从相异)的句中韵,编织成一篇极美的音乐小品,后者算是一篇彼特拉克体与莎士比亚体的杂交体——或干脆说是中国化的创格,前八行连句分别为abba的抱韵和cdcd的交韵,后六行连句则是effegg,在韵脚的平厌上精心安排,使其起伏错落。从旧体诗词里熏陶出来的中国人吟唱起来极有情致。《心跳》、《一个观念》、《发现》。《祈祷》等数首,集攒着双句一韵的长句,交错着二步和三步的节奏,起伏着平平仄仄的旋律,往往造出铿镪有力的进行曲气魄。以《死水》为代表的另一类诗,在用韵上基本遵循古诗隔句相押,平仄相间的样式,或沉郁顿挫(《死水》),或沉情哀婉(《也许》,《泪雨》),或从容谐滤(《狼狈》,《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你莫怨我》、《忘掉她》等以一个韵脚贯穿全诗,每节内以不同的变化显示诗人情绪上的波动,又是以前诗里未曾有过的别调。
《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追求,显示了他创作的风格,诗节匀称,诗句均齐,韵律工整而富于节奏感;时常将绘画美的色彩和诗的感情色彩融为一体,于精密的构思里显示出诗的神韵,在鲜明的对比中形成凝重的感情力度。概括起来,即闻一多新格律诗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第3题:

结合作品,论析郁达夫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在艺术风格上有其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一、大胆无遗的自我暴露,忠实于“自叙传”的叙述方式。二、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突出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着力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三、以人物情绪的起伏变化来结构作品的“情绪流”结构方式,不注重故事本身的发展,一切以人物情绪的波动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四、如泣如诉的语调,浓烈明快的语言,清新秀丽的文风。

第4题:

简析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作为直接抒写对象,表达了诗人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也表达了寻梦时的怅惆、落寞的情情,康桥已经化成了旧日情思的象征。诗人的情意完全融解在康桥的山光水色之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看似飘逸、洒脱的姿态下,却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难言的苦闷。康桥自然景物的人情化,诗人主观感情的自然化,在这里融为一体,情意浓浓。在这种物我融为一体的境界中,令人感悟到一种悠远而又执着的意念:人不能伴景长生,但情却能与景永存;人间总有别离,而性灵却天长地久。这首抒发个人情怀的诗,看不出时代的影子,听不到人民的呼声,自然有它的局限,但是它也同样是个性。自由与解放思想在艺术中的表现。
徐志摩十分注意艺术技巧。在《再别康桥》里,他敏锐地抓住“金柳”、“波光”、“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无比美丽的康河晚景,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汇在一起,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表露了自己对过去的憧憬留恋和眼前的离愁别绪。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诗行齐整,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情柔美,意象明丽流转,富有音乐性与动态美。

第5题:

徐志摩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结合《繁星》、《春水》中的诗篇论析冰心诗歌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这是冰心早期创作的三个基本主题,《繁星》、《春水》这两本诗集抒写的正是冰心的这种关于“爱的哲学”的诗篇。在诗人的似水柔情般的诗句中,展现了对父母之爱,对弟兄朋友的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的爱,对病者的浓浓的爱。在冰心看来,如果世界上都由这种满怀着“爱”的心灵来驾驭,人类就会幸福了。
显然,所谓“爱的哲学”,带有极大的空想成分,它在现实的人类社会中是永远不会存在的,但它却如此的使冰心痴达,使她常常陶醉在这种爱的幻想中。在这四首小诗中,都在明美如画的意境中寄寓着诗人对自然、童真和母爱三者融洽无间的境界的神往之情,并特意着力讴歌了被她视为生的安慰、美的典范的母爱。诗人怀念那“故乡的海波”,浪花翻卷飞溅的磅磷气势,象征着自然的伟大力量,永远珍藏在诗人心里;诗人也思念幼时在明月照耀下的园中,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天真地数着星星,做着甜美的梦;她真心希望造物主容许她一次极乐的应许,“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母爱、童真、自然三者融为一体多么真纯而使人迷恋的境界,没有半点污浊的尘世的烦扰,但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境,一个幻想中的世界,永远不会实现。也许我们可以说,冰心诗作的意境,诗作表达的主题的确是每一个人都渴望实现的理想,然而这理想是永远也无法实现的,但正因为无法实现才更加使人留恋,令人向往。这些小诗感情相当柔弱,但词句清丽,韵律天然,而且注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相映相生,创造出一种恬静和美的意境。
由于冰心的诗作深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在诗作中注重以短小的诗形自由抒写内心瞬间的感触,追求诗意的真纯和意境的清新隽永,将自己的真性情,不着痕迹地融化在美丽的意境描绘之中,具有耐人寻求的神韵。

第7题:

结合《再别康桥》谈谈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正确答案: 徐志摩热烈地追求“爱”、自由与“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他那活泼潇洒个性及不羁才华和谐地统一,形成了他特有的潇洒飘逸的艺术风格。
在《再别康桥》这首诗里,徐志摩以无限的眷恋之情,描绘了“康桥”的美丽和清幽,书写了他告别“英国梦”的无奈:“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好个一往情深!康桥的云彩也是值得招手作别的。诗人别具才情地连用三个“轻轻的”,写出了诗人不无伤感的情态。但又是那样洒脱,一种生命复归平静的淡淡喜悦与淡淡忧伤。其次是独舒性灵,诗人执着追求“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契合。在不经意之中,在灵感袭来的刹那间就抓住了契合点,常出现令人惊叹的神来之笔,情景交融,意象优美。
如诗人描绘了康桥景物的迷人,心头“荡漾”起一阵阵不可抑止的柔情,竟使诗人想化作“一条水草”,永留在他心爱的康桥。美景与梦幻,虚实相间,空灵、轻快、清新、含蓄,情随景出,出神入化。再次,诗有“三美”:诗人能抓住每一首诗的特有的“诗意”,找到相应的诗律。《再别康桥》格调轻盈柔和,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诗行齐整,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倩柔美,意象明丽流转,富有音乐性与动态美。

第8题:

下列诗作中考,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

  • A、郭沫若《炉中煤》
  • B、徐志摩《再别康桥》
  • C、闻一多《发现》
  • D、艾青《我爱这土地》

正确答案:B

第9题:

结合平时的阅读,试分析论述徐志摩的诗歌创作的特点。


正确答案:分前后期创作,前期注重清新、自然、活泼、浪漫的诗歌形象的塑造,诗风小诗潇洒飘逸,秀丽缠绵,后期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一种唯美主义的人生理想和诗绪。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合适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揉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跟有深度。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很贯彻。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那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我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但是诗歌并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里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因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现在这里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眼生出了许多的美感。如他的诗歌《海韵》五节,每节的基本格式都是单行加两行退格的形式,并且单行的词句大致相同,只有小的改动,但就是这小的改动却使诗歌内蕴,一唱三和,回味悠长。徐志摩对音节的处理,也是“煞费苦心”经营而成的,说徐志摩是一个天才诗人,这一点也不假,但是他无疑也是勤奋的,我们来看他的那首《沙扬娜拉一首》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沙扬娜拉》本是首长诗歌一共18小节,收在1925年8月版的《志摩的诗》里,再版时,仅剩下最后一个小节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一小段,“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意思。但经徐志摩放在诗歌中,也便清脆有形、掷地有声也赋有了诗意。这首诗歌也很好的反映了徐徐志摩的诗歌的大概格律面貌。从格式上看整首诗歌倾斜而下给人一种气势,其中又有波折,再看用韵,他也深的古典诗词的要领,“柔”、“羞”、“愁”韵脚的和谐,且压平声韵。徐志摩小时候就能写骈体文,从中也可以看出起功力。徐志摩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新式主要有一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如他的诗歌《石虎胡同七号》、《康桥再会吧》、《云游》等。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这两格。例如他的诗歌《去吧》、《为了寻一颗明星》、《再别康桥》等。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如《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偶然》等。第四是没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如《沙扬娜拉》及《在哀克刹脱教堂前》的第一节,均是这种情况,至于其它的诗体也都是这几种形式的变体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这些形式,在徐诗中均与很哈的运用,它与诗歌的内容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拿徐的诗看有些诗歌透出的美感是用视觉就可以感觉到的,等你用心体会过了,你会发现,他的诗歌就是位才色俱佳的奇女子。并且徐志摩一直在不停的寻求创新,为不同的内容寻求不同的表现形式,他的十四行诗歌,和一些散文诗体都是这种尝试,他认为每种诗体都有其适合的表达内容。所以他不段的尝试也不断的创新,特别的在格律方面在新诗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仑美奂的。意境指的主要是在抒情性作品中显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而闻一多所讲的绘画美也该是包含在其中的。意境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是一种形象,然后将形象生华到一种所谓的意境了,我们来看徐志摩的这首《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第10题:

结合《再别康桥》等篇,论析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基本艺术个性是真挚的独抒性灵。他的诗歌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他的艺术风格表现在: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如《再别康桥》,康桥周围有名的景物很多,但诗人却着力描写康河,诗人认为“康桥的性灵全在一条河上”。而写康河,诗人重写金柳,青荇和清泉。脍炙人口的《沙扬娜拉》全诗仅四句、中心意象是一朵不胜娇羞的小莲,用以状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既纯洁无暇,又楚楚动人,显示出徐志摩诗歌特有的柔婉的情韵。音律和谐,富于音乐美。他认为“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在他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徐志摩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等手法。如《再别康桥》开头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复“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平添了韵律感。在用韵上,他多方采用西洋诗押韵的方法,《先生!先生!》用随韵(AABB),《为要寻找一个明星》用抱韵(ABBA),《他怕他说出口》用交韵(ABAB),使诗韵的和谐中显出变化。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徐志摩是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他的诗虽以四行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韵脚等都各有变化,不太拘泥、讲究诗形而不能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如《再别康桥》每节四行,隔行押韵,一、三行稍短,大抵六字,二、四行稍长,大抵八字,诗行有规律地长短错落,又大段整齐,匀称。
词藻化美,风格明丽。徐志摩的诗思极富想象力,自然也容易表现为文词的丰富,词藻的华丽、浓艳。荡漾在波里的金柳的艳影,随水流起伏的青荇,“被揉碎在浮藻间”的晚霞……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桥》呈现出温柔纤丽的情韵。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有力的实践闻一多诗歌理论的“三美”主张,具有“纯诗”的惊人之美,并以自我和理想的表达为中心,在中国现代诗领域树立起一种真纯的浪漫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