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题目
问答题
试论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2)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
(3)铺叙与白描;
(4)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扩大了词的内容,拓宽了词的题材。(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试论苏轼在词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 (1)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提出“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2)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3)“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4)苏轼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也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第3题:

试论边沁在政治思想史上的突出贡献。


参考答案:边沁的贡献主要为: 提出最大幸福原则,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待政治,并将该原则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法律与制度的标准;否定了契约论,从个人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客观地看待国家的形成;边沁的法律主张;普选制与无记名投票等。

第4题:

试论述李煜的生平与其词风变化的关系,以及他在词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正确答案: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今存词三十余首。他39岁时为宋军所俘,囚居汴京,从南唐国主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他的前期词写宫廷享乐生活的感受,实际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代表作有《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等。在南唐内外危机深化的过程中,李煜逐渐也感觉到他无法摆脱的没落命运,因此在部分词里也流露了沉重的哀愁。他的后期词主要写亡国之痛,南唐亡国使他丢掉了小皇帝的宝座,也使他在词创作上获得了一些新的成就。这一段由南唐国主转变为囚徒的经历,使他从醉生梦死的生活里清醒过来,在词里倾泻自己的深哀巨痛。
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阅世甚浅的词人,始终保有较为纯真的性格。其词在题材内容上前后期虽有所不同,但无论前期后期,又有其一贯特点,那就是“真”。他在词中一任真实情感倾泻,而较少有理性的节制。这也是他的词能引起后人广泛共鸣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在三方面显得很突出:一是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二是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三是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他在亡国后不曾冷静地自省,而是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人生愁恨何能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把自身所经历的一段破国亡家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
李煜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这首先表现在他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无意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而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剧痛。这就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而成为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影响。其次,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构成了画笔所不能到的意境,写出他国破家亡后的生活感受。再次,他还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等句都是。另外,语言也更明净、优美,接近口语,进一步摆脱了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作风。
总之,李煜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心底的深哀巨痛,他的词寄慨极深、概括面极广,能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了“人生长恨”、“往事已成空”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之悲,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王国维曾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第5题:

论述柳永在词的内容上的开拓。


正确答案: 1、其词多描绘青楼市井女性的生活,摹写内心坦率真诚,富于生活气息,表现了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
2、柳在入仕前后曾漫游许多地方,可以说落魄与失意相伴一生。他把这些本应入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打入词中,特别是借助景物描写,用凄切的曲调把盛世之中落魄文人的不幸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即所谓“尤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
3、他在词里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柳永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对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成都等地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多有描绘。

第6题:

试论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2)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
(3)铺叙与白描;
(4)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第7题:

不属于柳永在词坛上的贡献的一项是()

  • A、继承民间传统。善于采纳市井新声入词
  • B、内容上的开拓词题材
  • C、创作了大量适合歌唱的慢词
  • D、开创了豪放词派

正确答案:D

第8题:

苏轼在词史上的贡献主要有( )

A、开创了豪放词风

B、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表现功能

C、使婉约词退出历史舞台

D、提高了词的品位


参考答案:ABD

第9题:

鲁迅对中外文化遗产采取什么态度?试论述鲁迅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贡献。


正确答案: 鲁迅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考虑,特别注意提倡现实主义精神,但作为艺术表现的方法,鲁迅则在提倡现实主义方法的同时,也兼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鲁迅一向认为,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不但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只要有利于更好地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写出成功的作品,对任何表现方法都可以采用“拿来”的办法。鲁迅在这方面的主张以及创作实践,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仍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

第10题:

说明柳永在词的艺术表现上的创新。


正确答案: 1.开拓词境是柳永在词的创作上的重要贡献。柳永冲破了晚唐五代词多写男女情爱与闺阁园庭的狭小范围,把词笔投向关塞山河、通都大邑、历史兴亡之中,这就使其词呈现出高远深邃、雄阔浑厚的境界,为宋词的声色大开建立了最初的规范。
2.其词虽也有不少婉约柔靡的闺情之作,但在其留存下来的两百多首词篇里有很多写其人生落破失意与行踪所及的所见所闻,景物形象寥廓高远,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闺阁亭园的狭小空间。
3.柳永对词境的另一开拓是他用如椽巨笔写都市繁华盛况。柳永长期生活在大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巨大的热情和丰富的体验。在他的笔下,都城汴京是“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燃降树,鳌山耸、喧天箫鼓。”古城苏州是“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这些描绘,不仅景象雄奇,而且表现出了多彩的市井风情,词境开阔浑厚,令人神往。最能展示柳永描写都市盛境的词自然要数《望海潮》。
4.柳词意境之创造和开拓,无论对婉约派的秦观,还是对豪放派的苏轼等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秦观在言情造境上深得柳词家法做到层层展衍、铺叙有秩。
综上所述,柳词在词的内容情意及意境开拓上,对婉约派与豪放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没有柳永,无论婉约派还是豪放派都不可能蔚然大观,所以,柳永在词境的开拓上是功不可没的。在柳永之后,词的境界则沿着他的开创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