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历史时期是()。

题目
单选题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历史时期是()。
A

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B

公元203年-公元279年

C

公元220年-公元268年

D

公元184年-公元280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哪部小说是描写农民起义的()。

  • A、《三国演义》
  • B、《水浒传》
  • C、《儒林外史》
  • D、《红楼梦》

正确答案:B

第2题:

试析《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特色。


正确答案: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重点不是写战场上的拼杀,而是注重反映战争的规律,特别注重表现交战双方的谋略。赤壁之战中,战争谋略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整个赤壁之战就是一场智慧的较量。
(1)赤壁之战,曹军至强,刘、吴至弱。但曹军也有弱点: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因此双方的斗智就是围绕这个基本矛盾展开的。赤壁之战写强弱转化,从中揭示出战争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对客观环境和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对于指导战争的重要意义、用计在战争中的作用、骄兵必败等。
(2)曹操起用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任水军都督,就是为了弥补己方的弱点。但曹操多疑,周瑜就使用“反间计”,让曹操自己杀了蔡、张二人,军事力量受到很大的损失。诸葛亮草船借箭,又使曹操损失了水战中非常重要的十几万支箭。周瑜和诸葛亮不约而同地制定了火攻之计,为了火攻计的实施,又引出了苦肉计--周瑜打黄盖、阚泽下书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情节。庞统授连环计,让曹操用铁链将他的战船连结在一起,让大火把曹军的战船一举烧光。在伏击曹操败军的过程中,诸葛亮灵活地运用兵法,授计关羽,在华容道放起一把火烟,明告曹军这里有埋伏,而曹操用虚者实之的兵法常理来观察处理,反而中了埋伏。
总之,《三国演义》写战争重谋略,突出了斗智的一面,因而是一本使人增长智慧的书。

第3题:

关于《三国演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B.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 C.非常善于描写战争 D.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英雄传奇小说


正确答案:AC

第4题:

《三国演义》着重描写的三大战役:()


正确答案: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第5题:

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


正确答案: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6题:

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 A、《红楼梦》
  • B、《西游记》
  • C、《三国演义》
  • D、《水浒传》

正确答案:C

第7题:

我国餐饮界根据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研制出不少的美味菜肴,其中“老蚌怀珠”源于小说()

  • A、《红楼梦》
  • B、《三国演义》
  • C、《水浒传》
  • D、《西游记》

正确答案:A

第8题:

《三国演义》是一部__________东汉末年诸侯纷争历史内容的文学著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记述 B.描述

C.描写 D.记载


正确答案:B

《三国演义》既有在尊重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叙述,又有适当的虚构,进行文学性描写。四个选项中只有“描述”完全包含了“描写”、“叙述”两层意思,故选B

第9题: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历史时期是()。

  • A、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 B、公元203年-公元279年
  • C、公元220年-公元268年
  • D、公元184年-公元280年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关羽“温酒斩()”的故事。

  • A、马超
  • B、华雄
  • C、赵云
  • D、张飞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