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区别?

题目
问答题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词与词之间才能构成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
  • B、组合关系有分类而成,聚合关系由编结而成
  • C、语素与语素之间也可以构成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
  • D、两个音位之间可以构成组合关系,但决不能构成聚合关系

正确答案:C

第2题: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区别?


正确答案: 结构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即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就所有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这就是组合规则;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的关系,这就是聚合规则。组合规则管辖着哪
个语法成分在前,哪
个语法成分在后的问题,所以组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聚合规则管辖着什么样的成分能替换某个组合位置的问题,所以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成分的归类规则。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第3题: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聚合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在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又体现为聚合关系的线性序列

第4题:

试述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语言系统是一种复杂而灵活的装置,而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则是这个系统灵活运转的两根“轴”。
(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线形序列的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

第5题:

就“买书”、“写书”、“借米”三例看:()

  • A、“买”与“书、米”有组合关系,与“借、写”有聚合关系
  • B、“买”与“书、写”有组合关系,与“借、米”有聚合关系
  • C、“买”与“书、借”有组合关系,与“书、米”有聚合关系
  • D、“买”与“米、借”有组合关系,与“书、写”有聚合关系

正确答案:A

第6题:

“小王喜欢小李”中“喜欢”和“小李”()

  • A、是组合关系
  • B、是聚合关系
  •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 D、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正确答案:B

第7题:

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
  • B、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
  • 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 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正确答案:B

第8题: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正确答案: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群。它们之间彼此的关系叫聚合关系。

第9题:

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组合,聚合两轴的关系


正确答案:同一个语音系统里的音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同一个语音系统里的音位,依靠某些特征相互区别。又依靠某些特征相互联系,聚合成群。同一聚合中的音位,根据音位的系统性特点,应该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例如:如现代汉语中的双唇音都可以作声母,作声母都可以和开口呼、齐齿呼相拼,合口呼只和u相拼,不和撮口呼相拼,
但实际上,在平行、对称的系统中常常会出现不平行、不对称的现象。

第10题: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怎样互相联系的?


正确答案:聚合关系是指语言链条上具有相同作用、互相能够替换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的组合链条上,每一个符号都是可以替换的,有许多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可以换用,而且替换后语言结构的关系和功能不变。这些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具体结构中的符号和用来替换的符号)聚合在一起,它们就形成了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化。如果替换后发生了变化,那就说明替换的符号和被替换的符号功能不同,没有聚合关系。
语言中的每个词语,都不是孤零零的,都要与别的词语发生关系。因此,每个词语,在语言系统中实际上都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交叉点上。词语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上面的四个句子,每个句子由三个单位组成,如第一句“李明学习语法”,“学习”同“语法”发生组合关系,“学习语法”同“李明”发生组合关系,“李明”与“语法”之间没有直接的组合关系,它们之间就不能组合。从语句的结构层面来说,这里的三个结构单位的位置,每一个位置上有一个结构单位,彼此前后相续,组成一个句子。这是汉语语法的一条组合规则,一般称之为“主--谓--宾”。每一个位置上的结构单位都可以用别的单位来替换,从而构成一个新的句子,例如句首位置的“李明”换之以“小王、“张三”或其他什么结构单位,句中的“学习”可以换成“研究、讨论”之类的单位,就构成了不同的句子。在同一位置上能进行相互替换的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可以将它们归为一类,例如将句首主语位置和第三个宾语位置上能相互替换的单位归为一类,称为名词,将第二个位置上能相互替换的单位归为一类,称为动词,等等。抓住这样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大体上就能分析语句的语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