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疏术语“言”和“谓”的关系是()。

题目
单选题
注疏术语“言”和“谓”的关系是()。
A

格式不同,但用法却一样

B

格式不相同,用法也不一样

C

格式相同,用法也一样

D

格式相同,但用法不一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加以辨析,用于被释词之前的训诂术语是()。

A.谓

B.言

C.曰

D.为

E.谓之


正确答案:CDE

第2题: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朋,同志友。”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为言
C.谓之
D.曰

答案:D
解析:

第3题:

古注用具体内容解释抽象内容时常用的术语是( )

A、当为

B、谓之

C、日

D、之为言

E、谓


参考答案:E

第4题:

放在被释词之前的术语是()

  • A、谓 
  • B、曰 
  • C、言 
  • D、谓之 
  • E、为

正确答案:B,D,E

第5题:

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 A、读若
  • B、谓
  • C、如字
  • D、析言

正确答案:D

第6题:

常见古书术语错误的是:()

A、之言、之为言。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外,释者与被释词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

B、读为、读曰。用本字来说明同音字。

C、读如、读若。一般用来注音。有时说明假借字。

D、谓。被释词放于其前。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


参考答案:B

第7题:

在训诂术语中“之言”“之为言”是();“谓”是以()义;“貌”是();“犹”是()。


正确答案:说明假借和进行声训;具体的含义解释一般性的含义或比较抽象的含;说明被训释词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说明词义在上下文中的具体含义或解释词义的引申。

第8题:

《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崖也。”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为言

C.读曰

D.犹


正确答案:D

第9题:

选言命题包括选言肢和()

  • A、主项
  • B、谓项
  • C、选言联项
  • D、量项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简述训诂术语“谓”和“谓之”的异同。


正确答案:训诂术语“谓”和“谓之”相同的是都可以用来解释词义,但其作用和解释时的方式不同。“谓”一般用来表示以一般释特殊或以具体释抽象,“谓之”一般用来分辨同义词和近义词;用“谓”时被解释的词语放在其前。如《论语》何晏注,“后生谓少年。”用“谓之”时被解释的词语放在其后。如《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