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服饰民俗景观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开发服饰民俗景观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服饰民俗的形成受到哪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作用?


正确答案: 首先,服饰的产生、服饰民俗的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特别与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除环境和气候条件外,各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对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很大作用。其三,社会分工和等级身份的不同,也影响服饰的不同。

第2题: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本原式:天然民俗村寨及其原生态民俗
(2)主题公园式:民俗文化村
(3)资源凝聚式:民俗博物馆
(4)节会式:节庆、集会
(5)物品式:民俗商品

第3题:

课程开发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政治性与政策性;
2.理论性与系统性;
3.教材的结构设计性;
4.教材与教学模式关联;
5.教材内容与培训目标相符性;
6.技能操作性与理论比重性;
7.教材内容实用性与教育成本经济性。

第4题:

试述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 1、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2、求吉心理。
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4、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第5题:

服饰民俗的旅游文化内涵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服饰民俗是旅游审美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2)服饰民俗是一个民族或区域历史的缩影;
(3)服饰民俗是民族的标记。

第6题:

开发服饰民俗景观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2)与环境相互协调;
(3)把握民族服饰的本质特点,注意多样性与独特性的统一,不能张冠李戴;
(4)开发方式既可采取单一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组合开发;
(5)要充分利用节庆,集中展示民俗服饰。

第7题: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服饰民俗体现着人们的哪些社会观念?


正确答案: (1)中国人崇宗敬祖和强调礼仪伦常的思想:人生四次重大礼仪(生日、成年礼、婚礼、丧礼)装束的变化体现了不同的礼仪伦理和敬祖观念。
(2)人们的求吉心理:在婚礼、节日等喜庆场面喜欢用红色服饰。
(3)民族自我意识的表现:每一种民族服饰都有本民族的各自特点和民族意识。
(4)可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朝代的更替往往伴随着服饰的改制。例如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之后,剪辫子、放小脚成了“咸与维新”的符号。
(5)显示一定的历史特色不同时代崇尚不同的流行服装。
(6)服饰的时代服色:如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复夏尚黑,汉复周尚赤,到了唐代服色尚黄等。

第8题: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有:()

  • A、饮食民俗
  • B、服饰民俗
  • C、居住民俗
  • D、医药民俗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何为服饰民俗?服饰民俗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 服饰民俗,是指人们有关穿戴衣服、鞋帽、佩戴、装饰的风俗习惯。服饰的形成,主要是为了人们能在广阔的的空间活动时(如狩猎、打渔、种植等),也能如同在室内一样安全,这就是人类自身的保护,服饰的发明。
因素:第一,服饰的产生、服饰民俗的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特别与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各民族的流行的不同服饰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和气候对服饰样式的及其使用价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生活在寒带和温带地区的居民,由于气候寒冷,四季服饰不仅样式变化繁多,且用料、缝制工艺十分讲究;而热带和亚热带由于气候温暖,样式就较简单,缝制工艺也不复杂。
其次,除环境和气候外,各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对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中国北方的大漠南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由气候和生产关系所决定,居住在容易搬迁的蒙古包里,服饰上也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
第三,由于各民族的审美观不同,影响服饰的不同。服饰民俗总是和时代的审美潮流相结合,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第10题:

文物艺术景观包括哪些因素?民俗与节庆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文物景观包括①石窟、②壁画③碑刻、穈崖石刻④雕塑艺术品⑤诗词楹联字画⑥出土文物及工艺美术品民俗巧取豪夺活动包括:①生活习俗地方节庆:春节饺,闹元宵,清明寺等②民族歌舞③民间技艺④服饰方面⑤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