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与相关的三种文学观念

题目
问答题
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与相关的三种文学观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文学的文化含义:即广义的文学。指文学就是文化,是一切口头的书面的语言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义的文学,也包括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文化形态。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史指今天所谓“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在中国,文学最初史泛指一切文章,这正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随着文学活动的逐步发展和演化,诗的特别的审美意义也受到重视。在春秋时代,《诗经》具有使“君子”成人的文化建构功能,诗虽然总体上被归属于一切文章等广义的文化范畴,被要求承担一般文化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但其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特别属性已开始被认识到了。而在西方,十八世纪以前,文学也往往史在文化含义上使用的,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美的“艺术”。古希腊时代没有一般文学概念,而只有特定的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概念。
(2)文学的审美含义:即狭义的文学。指文学是一种审美形态,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散文等.这是狭义文学。文学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不再指代用语言或文字传输的所有文化现象,而仅仅指所有文化现象中富有审美属性的那一部分。这样,文学就成为与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不同的特殊审美形态了。文学的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家的创作个性的重要性,“诗赋欲丽”则把诗赋的语言形式提到了首位。文学以华丽的语言表现个性,这里的确透露出审美的自觉的讯息。在西方,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中独立出来,审美的文学观念从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离出来,大约是在十八世纪完成的。从十六世纪起,诗的审美属性逐渐得到承认,而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也推动了文学的独立。
(3)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是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在现代世界,通行的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这种通行含义的采用,并不简单地意味着把文学局限在魏晋人所设想的独立于社会的文化过程之外的狭义审美领域中。在此,文学的文化含义无疑有其合理处:文学虽然主要呈现审美景观,但毕竟长期以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折射出文化的风云变幻,并且与哲学、历史、政治、宗教等具体文化形态形成相互渗透的复杂关系。因此,应当指出,文学诚然是一种审美活动,但实际上无法与社会的文化过程分离开来。这一点正集中表现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文学中“战后派”的观念是日本概念。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针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谬论,瞿秋白写了()。

  • A、《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
  • B、《论“第三种人”》
  • C、《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予以批驳

正确答案:A

第3题:

试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1)区别之处:①象征意象与典型、意境不同:
首先,象征意象的本质在于“意”,意境与典型的本质在于“形”;其次,在形象塑造的思维方式上也不同,前者是从抽象到具体,后者是从具体到抽象。再次,在形象形态上也是不同的。象征意象一般是一种荒诞的不合常理、不合常形的“人心营构之家”,已经不以“逼真”为创造原则。而意境和典型一般需要保持与生活形态和自然形态的一致,遵守“逼肖自然”的法则。
②意境与典型的不同:
意境的目的是为了抒情,典型的目的却显示客观的真相、真理,表达出历史的意蕴。
创作的方法也不同:典型以历史的现实的眼光从生活中选取有特征性的事物,加工成典型,意境却以抒情的眼光寓情于景,始终以开拓审美想象的空间为目的。典型的审美重点是对客观的真实写照;意境的审美重点是在主观意志上的抒发。
(2)联系之处:都是心灵化的产物,本质上已是观念形态的东西;都尽量地为人们开拓广阔的审美想象的思维空间;在审美本质上,最后都趋向“真”。

第4题:

西方的“三分法”是将文学作品分为三种类型,即叙事文学、戏剧文学和()

  • A、抒情文学
  • B、网络文学
  • C、影视文学
  • D、博客文学

正确答案:A

第5题:

强调作者与作品之间关系的文学观念与强调文学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文学观念有哪些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强调作者与作品之间关系的文学观念集中体现为“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与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表现说的主要观点在于:
(1)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的思想情感的表现,甚至是本能欲望、无意识的流露。
(2)文学是作家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3)主张以人的内心世界为表现的主要对象。
(4)以不平凡的色彩描写平凡事物。强调文学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再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
其主要观点在于:
(1)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和再现
(2)体现朴素唯物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3)忽视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媒介的作用。

第6题:

简述儿童文学的概念的基本含义。


正确答案: (1)儿童文学是为了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特殊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第7题:

按照内容性质的不同,文学可以分为()、()和戏剧文学三种。


正确答案:叙事文学;抒情文学

第8题:

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通常有三种,它们是()。

A、文学典型

B、文学意境

C、文学意象

D、文学环境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文学在历史上大致有三种含义:广义文学、()和()。


正确答案: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

第10题:

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与相关的三种文学观念


正确答案: (1)文学的文化含义:即广义的文学。指文学就是文化,是一切口头的书面的语言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义的文学,也包括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文化形态。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史指今天所谓“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在中国,文学最初史泛指一切文章,这正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随着文学活动的逐步发展和演化,诗的特别的审美意义也受到重视。在春秋时代,《诗经》具有使“君子”成人的文化建构功能,诗虽然总体上被归属于一切文章等广义的文化范畴,被要求承担一般文化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但其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特别属性已开始被认识到了。而在西方,十八世纪以前,文学也往往史在文化含义上使用的,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美的“艺术”。古希腊时代没有一般文学概念,而只有特定的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概念。
(2)文学的审美含义:即狭义的文学。指文学是一种审美形态,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散文等.这是狭义文学。文学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不再指代用语言或文字传输的所有文化现象,而仅仅指所有文化现象中富有审美属性的那一部分。这样,文学就成为与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不同的特殊审美形态了。文学的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家的创作个性的重要性,“诗赋欲丽”则把诗赋的语言形式提到了首位。文学以华丽的语言表现个性,这里的确透露出审美的自觉的讯息。在西方,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中独立出来,审美的文学观念从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离出来,大约是在十八世纪完成的。从十六世纪起,诗的审美属性逐渐得到承认,而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也推动了文学的独立。
(3)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是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在现代世界,通行的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这种通行含义的采用,并不简单地意味着把文学局限在魏晋人所设想的独立于社会的文化过程之外的狭义审美领域中。在此,文学的文化含义无疑有其合理处:文学虽然主要呈现审美景观,但毕竟长期以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折射出文化的风云变幻,并且与哲学、历史、政治、宗教等具体文化形态形成相互渗透的复杂关系。因此,应当指出,文学诚然是一种审美活动,但实际上无法与社会的文化过程分离开来。这一点正集中表现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