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王国维1907年之前文论思想的主要特征。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王国维1907年之前文论思想的主要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钟嵘的文论思想。
钟嵘的文论思想主要有吟咏情性说、直寻说、三义说、滋味说,分述如下。
(1)吟咏情性说。钟嵘认为,诗歌的性质或基本特征是吟咏情性,即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创作情性的萌动,又有赖于“气”、“物”的感召,所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在此,“气”并不直接规定诗,而是经由外物到人的性情再到诗的途径。这是个从外(气、物)到内(人之性情)再到外(形诸舞咏,即显现于外的诗歌、音乐和舞蹈)的过程,这就是文学创作内在化与外在化的过程。
(2)直寻说。所谓“直寻”,就是从感物(此“物”即前述自然景物与人世沧桑)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寻词觅句。也就是说,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情”的摇动,而不靠用典(用事)。
(3)三义说。
《诗品序》云:“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三义说是指钟嵘探讨兴、比、赋及其三者关系的理论观点。钟嵘的“三义说”,对传统的“六义说”有所突破而自有新意。他从诗歌“吟咏情性”的本质特征和“寓目辄书”的思维特征从发,一改赋、比、兴的传统排序,而变为兴、比、赋。这改动不仅突显了六义中“兴”的地位,同时又扩充并深化了兴、比、赋的文论内涵。
(4)滋味说。“味”的本义原指由口腹的欲望满足所获得的生理快感。钟嵘《诗品序》明确提出“滋味说”:“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可见“有滋味”就是指作品在描写外物、抒发情感方面达到了淋漓尽致、尽善尽美的程度。
“滋味”之“味”在在钟嵘《诗品》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动词的品味、品尝、鉴赏,类似于“品”的第一层含义。“味诗”,就是钟嵘对诗的品评方法,所谓“使味之者无极”;二是作为名词的味道、滋味、余味。

第2题:

提出小说理论熏、浸、刺、提说的清代或近代文论家是()

A近代的王国维

B近代的梁启超

C清代的李渔

D清代的金圣叹


B

第3题:

简述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教育思想的五个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教育思想具有五个基本特征:情景问题是教学的平台;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出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这些特征可以用三个词概括:现实、数学化和再创造。

第4题:

别林斯基的文论观点受到黑格尔思想的影响。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宋代文论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一是道学家、古文家、政论家的文论,继续在文以载道的论题上发掘深化,并形成了多种文道论思想;
二是出现了苏轼这样一位崇尚自由精神的艺术家,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文艺理论思想体系;
三是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在严羽那里形成了以禅喻诗的专著《沧浪诗话》

第6题:

简述皎然文论思想。
(1)诗情缘境发——诗境构成论。
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提出了“诗情缘境发”的命题,明确指出诗的创造要缘境生情,这是对传统感物说的继承,强调物象境界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2)取境——诗境创造论。
诗人取境的眼光要高远而不拘囿,只有宏阔的艺术眼光,才会造就堪称逸品的妙境。皎然认为诗歌的风格特征决定于诗人取境的特质,取何种境象就会产生何种风格,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取境的风格论意义。
(3)文外之旨——诗境特征论。
皎然认为成功的诗境创造会超越文字表层意蕴,由象到象外,由文到文外,引发读者的不尽联想,从而产生“文外之旨”。
(4)辩体有一十九字——诗境风格论。
皎然继承了陆机、刘勰、钟嵘的文学风格论,在诗境风格方面作出创造性思考。他用19个字标示诗境的19种风格,分类标准虽不统一,有些类型也不太精当,但却在诗歌领域开全面概括诗境风格之先河。皎然在具体概括诗境风格类型时,既看到诗人的人格、气质对风格的影响,又重视题材对风格的作用,还兼顾到形式因素特别是语言对于风格形成的作用。

第7题:

简述庄子的文论思想。


正确答案: (1)崇尚自然,反对人为。庄子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映在文艺领域,就形成了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观。庄子认为,美在自然,任何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美的破坏。
(2)“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庄子讲“言不尽意”并不是要完全否定语言文字,而是要指出语言对于至道的暗示和导引作用,人们通过语言的暗示来领悟“道”或者文学作品的“意”。
(3)“虚而待物,唯道集虚”。就是停止感官的活动,弃绝心知,割断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一切联系,进入无知无欲的状态,这样才能与“道”合而为一,从而进入“道”的境界。

第8题:

简述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一是对《诗经》的研究。汉代经学的兴盛,使《诗经》的地位大提高,《诗经》研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
二是对汉赋的评论。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亦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三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屈原评论是汉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热点。

第9题:

掌握先秦文论的主要特征和成就。


正确答案: (1)文学观念的萌芽,先秦还没有明确的文学观念,但已有文学观念的萌芽。
(2)以儒家诗论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的形成。
(3)诗言志——开山的纲领

第10题:

论述新批评文论的思想观点。


正确答案: [1]提出文学本体论;
[2]倡导内在批评;
[3]把语言的功能分为科学性与情感性;
[4]提出“构架--肌质”两元论;
[5]倡导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