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评论》(1918-北京陈独秀)对于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他的报道和评论有什么特色?

题目
问答题
《每周评论》(1918-北京陈独秀)对于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他的报道和评论有什么特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每周评论》对于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它的报道和评论有什么特色?它的后期有何变化?
《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创刊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1919年8月31日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共出刊37期。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他和李大钊都是主要撰稿人,不但鲜明地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而且倾向社会主义。
但从第26期起因陈独秀被捕,李大钊出走,在胡适接手主持下,改变了它的革命的政治方向,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点,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每周评论》是4开的小型报纸,栏目新颖多样。除正张外,有时还抓住重大事件,增出《特别附录》一张,随报奉送。
《每周评论》的内容很丰富,主要有:
(一)歌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
(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
(三)支持《新青年》的文学革命,重点报道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中,以《每周评论》为首的各种民主报刊结成的无形的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还针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报刊攻击五四运动谬论进行了反击。为了充分报道五四运动,《每周评论》等报刊还进行了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

第2题:

新闻评论表达观点,新闻报道陈述事实。这是两者基本的区别。新闻报道中为什么不应该包含观点?新闻评论中是否可以包含事实?为什么?


正确答案: 新闻报道中不应该包含观点,这是新闻报道的规范所决定的。这个规范由来已久,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报道本身的客观性,因为观点是主观性信息,它介入报道,可能使受众怀疑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或使受众受到作者主观评论动机的影响,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立场。新闻评论中包含事实则是正常的,客观事实不会改变新闻评论作为主观性信息的本质,却同时可以为新闻评论提供客观的依据。新闻评论就是针对客观事实进行评论,因此也不可能不包含客观事实。但应当注意的是,新闻评论中的事实不应淹没观点。

第3题:

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哪些革命报刊?()

A.《每周评论》

B.《向导》

C.《湘江评论》

D.《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1918年李大钊和陈独秀创办 (),发表政治时事评论文章。同时宣传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版,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 A、《新青年》
  • B、《大公报》
  • C、《每周评论》
  • D、《新生》

正确答案:C

第5题:

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哪些革命报刊?()

  • A、《每周评论》
  • B、《向导》
  • C、《湘江评论》
  • D、《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掀起了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 A、《青年杂志》
  • B、《每周评论》
  • C、《向导》周报
  • D、《新青年》

正确答案:A

第7题:

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是()

  • A、《新青年》
  • B、《京报》
  • C、《时事评论》
  • D、《每周评论》

正确答案:D

第8题:

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是()

A.《新青年》
B.《京报》
C.《时事评论》
D.《每周评论》

答案:D
解析:

第9题: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两个杂志是()

  • A、《敬告青年》和《每周评论》
  • B、《新潮流》和《每周评论》
  • C、《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 D、《呐喊》和《每周评论》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依托新闻报道配发评论的有什么好处?


正确答案: “配”评论是指为配合某一特定的新闻报道而撰写的言论。无论是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还是短评以及编者按、编后,它们都常常依托新闻报道发表。依托新闻报道配评论的好处主要有:
(1)有助于受众获得对新闻报道的立体化的认识
新闻报道是平面地向受众展示事物的现象。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报道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新闻事件的要点、实质,进一步阐明党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清晰的认识。
(2)有助于编者主动及时地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意见,表明看法
可以使版面中心突出,形式多样,既有大方向,又新鲜活泼,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3)有助于新闻评论本身的写作
①由于新闻评论依托报道所提供的材料来提出论题,引出由头,或者通过评价重大的典型报道,分析典型事件的意义,或者以典型报道中的事件为由,集中抓取新闻事件中的某一点,加以引申发挥,立论就具体、自然、及时,针对性就特别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②由于论述有具体的依托,主要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具体分析展开,论述有特定的范围,可以使理论与实际更紧密地结合,比较容易写得具体、深刻;
③由于开门见山,就事论理,还可以省掉许多论述的笔墨,使评论写得短而精。